一夜之間,“無人超市”似乎成為“共享單車”之后下一個炙手可熱的“風口”。繽果盒子、羅森、阿里巴巴……諸多企業宣布開啟或將開啟“無人超市”項目。在上海,這種新業態悄然落地。忽如一夜春風來,多個體驗店的開放讓概念不再是概念,也吸引了好奇的目光。(7月5日新民網)
想想此前北京市區出現的“無人超市”,現場不設收銀員和工作人員,來往顧客全憑誠信自助購物。結果喜憂參半,有人自覺交款、互助交款;有人深夜發覺自己算錯賬趕回超市補回5塊錢;也有人專挑煙酒而只留下10塊錢;更有人裝滿購物袋就走。
顯然,此刻出現在申城的無人超市并非單純依靠自覺和素質來減少“白拿”的情況,在技術層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要進這個超市的門,并不是推開就進,需要經過幾層審核。如要進店,你需要用自己的手機掃碼,將身份信息錄入系統方可開門。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而且購物體驗也較好,除了沒有開放式超市的熟熱食品賣外,其他似乎都很便當。
于是乎,有很多網民紛紛留言,此為互聯網時代繼共享單車后又一便利事。無人超市發展方向沒有錯,經營理念也站得住腳 ,可是就目前狀態來說可以脫離“試水”二字,還為時過早。
畢竟,運營方為過濾掉風險人群,將盒子設置在封閉或半封閉的高端小區,整個上海目前也只有兩家,后效還有待觀察。另外,從目前投入運營的無人超市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隨著氣溫越來越高,超市內溫度較高,易融食品變形融化,這就牽扯到超市內食品質量及顧客體驗問題;再者消費者進入其中,隨意挑選食品,得不到及時更換或整理,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也存在一定的堪憂。
當然,以上問題運營方可以通過改進服務品質來完善,可商家認為最保險的無人超市技術保障性問題,都是建立在個人征信的基礎上來進行的,無論是刷臉還是手機掃碼進入,都有賴于個人征信來作為基礎保障。
眾所周之,目前除了部分省市交通行業、信貸服務初步建立了個人征信之外,其它行業是否涉及還不好說,至少還沒有做到全國聯網。也就意味著,作為社會基礎的個人征信體系正處于逐步完善階段,還難以從根本上杜絕出現商家擔憂的風險人群對無人超市下手。
因此,只有個人征信體系成熟起來,當人們開始逐漸重視信用體系,并認識到個人信用對于自己的價值時,無人超市及其他有賴于“互聯網+征信”的產業才會真正迎來春天,很多原來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看起來就有了解決的方案。(泉州市委文明辦 謝曉剛)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7-10浦城縣舉辦“講文明·樹新風”暨成立浦城平安志愿者大隊啟動儀式
- 2017-07-10建陽區召開文明城市迎檢暗訪情況通報會 啟動失責問效機制
- 2017-07-10仙游縣召開迎接福建省第五屆文明縣城總評動員大會
- 2017-07-10樹文明新風 迎金磚賓客
- 2017-07-08福州市委文明辦組織志愿者助力精準扶貧
- 2017-07-07福州市領導帶隊開展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項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