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縣鄉村落實河長制 領導干部及志愿者共護綠水青山
2017-07-06 18:12:56 來源:文明風
志愿者得用農村墟日開展“共護龍池溪,共享光明美”宣傳活動
文明風7月6日訊(通訊員 李祖發 萬順利) 多年來,將樂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推行河長制工作中探索出的親水、護水、管水、治水“四水”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將樂縣光明鄉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鄉里領導干部、青年志愿者齊努力,共護綠水青山。
光明鄉志愿者在清理河岸上的黑色垃圾
7月3日上午,光明鄉領導干部、青年志愿者及村干部共80余人來到龍池溪兩岸、下墟公園開展清理河道垃圾志愿服務。大家按照分工部署,頂著烈日炎炎,帶上鋤頭、鐵鏟、簸箕、鐵鉗等工具分批到達沿河兩岸指定地點,分河段進行垃圾清理服務。領導干部帶頭清理連日降雨積沉的泥沙,黨員干部在各自負責的河段兩岸有條不紊開展志愿服務,青年志愿者徒手拔除河道堅韌的雜草,村級黨員干部協助清理河道垃圾。經過大家的艱苦拼搏,此次共清理含有淤泥、雜草、垃圾的河道2.5km,有效改善河道兩岸環境。
為進一步擴大河道管理機制的影響力,鄉里還組織志愿者利用農村圩日趕集開展“共護龍池溪,共享光明美”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向村民“零距離”解讀建立河長制共護母親河的意義,并針對鄉里不會普通話的老人,用光明本土語言耐心解答相關咨詢,爭取環保宣傳做到群眾各年齡層全覆蓋。宣傳活動共吸引上千位村民參與活動,分發環保宣傳單1200份,向全鄉民眾倡導“水清、河暢、岸凈、景美、魚游”的生態河道理念,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
據悉,將樂縣實行河長制以來,各鄉鎮積極踐行“馬上就辦 真抓實干”的精神,突出集中整治,大力開展生豬養殖污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垃圾、違法采砂等重點整治;突出源頭治理,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嚴控農藥化肥施用量,從根本上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突出機制創新,加強部門聯動和上下聯動,配好用好河道專管員,形成工作合力。(將樂縣文明辦、將樂縣光明鄉供稿) |
其它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