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海淀文明辦、海淀區交通安全委員會、海淀交通支隊聯合主辦的“禮讓斑馬線 我們在行動”海淀區文明交通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海淀駕校廣場舉行。啟動儀式上,海淀區多所駕校負責人表示將“禮讓斑馬線”納入科目三學習,使駕駛人從駕校就能夠養成禮讓斑馬線等良好習慣。(6月28日,網易北京)
早在幾年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有明確規定 “不禮讓斑馬線”屬違法行為。然而,據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統計來看,近3年來,全國共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機動車未按規定減速或停車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總量的90%。近期,全國各地對不禮讓斑馬線等違法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有的地方甚至祭出重典。筆者認為,禮讓斑馬線不僅是法律的義務,更是道德的要求,越是需要靠強制手段來嚴管,越說明了社會文明的巨大落差。
據報道,在美國有一條交通法規,規定各種機動車輛行駛到設有“stop”標示牌的十字路前要“停一下”。即使十字路上沒有行人,也必須停一下,在認定四周沒有行人可以安全通過時方可行駛。反觀我們當前的部分司機,有相當部分司機不會在斑馬線處減速,只有當行人走到了馬路中間才會做到減速慢行。且部分司機還會發出不耐煩的長鳴笛,甚至有個別司機會開窗催促行人。而一旦行人通過,車輛就會立即加速通過。這種在斑馬線與行人搶時間的做法,讓一些動作緩慢的老人或孕婦過馬路時很是提心吊膽。仔細分析原因,一方面除了交管部門對此處罰不嚴所致,還有一方面是行車人急于趕路,沒有禮讓的意識,以至于文明跟不上疾馳的車速。對于當前一些城市禮讓斑馬線氛圍不濃的事實,筆者認為應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借鑒海淀區做法。各地交管部門可以要求各駕校將“禮讓斑馬線”納入駕考的必學和必考科目,讓準司機們在起點就養成禮讓斑馬線的意識。
二是嚴罰與宣傳并重,一方面要通過集中開展宣傳和整治行動,讓廣大司機認識遵守這一法規的重要性,這不僅是關系到社會文明,更直接關系到他人生命。另一方面要讓那些習慣于開霸王車、惡意與行人搶時間的司機接受懲罰。事實證明,當文明尚不能普遍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時,往往需借助法律的強制來彌補。
三是開展人車互讓。俗話說:人車互讓,心寬路暢。要想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安全線,不僅需要司機的自覺禮讓,也需要行人對紅綠燈的敬畏。車讓人一分,就多一分安全,人讓車一分,就多一分暢通。可以說,倡導禮讓斑馬線,行人不能只是被動的旁觀者,而要積極參與配合。當遇到上下班車輛高峰或消防、救護等特殊車輛急于通過時,不妨放慢腳步讓其優先通行;當遇到司機自覺做到禮讓時,不妨豎起大拇指給予點贊。通過這樣的互相尊重和體諒,才能構建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洪春來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6-29晉安區以和諧親子關系為抓手 助推文明家庭建設
- 2017-06-29晉安區以和諧親子關系為抓手 助推文明家庭建設
- 2017-06-29泰寧縣加強鄉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督查指導
- 2017-06-29泰寧縣加強鄉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督查指導
- 2017-06-29“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武夷山啟動平安志愿者培訓
- 2017-06-29“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武夷山啟動平安志愿者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