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為什么堅貞不渝,始終追尋人類的共同幸福,助人為樂?是因為有信仰!一個人為什么自私自利,把他人東西當成自己的用,只知道自己多了好呢?缺乏信仰!締造國家文明,需從培養(yǎng)信仰做起。一個有信仰人,在背黑處也能做出光明的事來;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在光明處,也常做黑暗的事。
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的社會改革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信仰的力量》曾云:“信仰象征著人類的理想,代表著人類不斷探索追求的渴望,因為那里有我們未來曾踏足的原始,鬼斧神工的輝煌,碧海青天的夢想。我們?yōu)樽约旱男叛鰥^斗終生。能夠激發(fā)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信仰是做人之本、勝利之本,根植于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能產生人心齊泰山移的奇特效果。
信仰如雨,潤物無聲,需要長久浸潤才能在心中生根,長成參天一顆大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初級的頂禮膜拜,轉型為對理念的執(zhí)著追求,并遵為一切行為的“定海神針”。一個個人的信仰觀,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個個城市的信仰觀,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性乃遷。”信仰就是這個“教”的有效手段,有了信仰基因才能有了文化修養(yǎng),然后萌生文明素質,社會方可獲得有序運行的文明空間。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個國家貧窮不可怕,一個國家弱小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信仰。離開信仰的支撐,雖能逞一時之威,卻無法長久,貌似強大,也是外強中干,淪為一頭沉睡的“獅子”。一個社會的發(fā)展沒有經濟不行,但只有經濟而沒有信仰是萬萬不能。金錢至上只會讓人因喪失信仰而墮落,官場也會因逐利滋生貪腐讓社會變得畸形。只有信仰堅定的人,心靈才能成為一塊“凈地”,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凝聚起國家強大的力量,鍛造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從本質上講,信仰是一種“內功”,你不遵守,他不遵守,信仰就是紙上談兵。在《中國人為什么需要信仰》這樣寫道:著名作家梁曉聲在美國時,有一次要橫穿馬路,紅燈亮了,但左右兩邊并沒有汽車,他身邊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靜靜地等候綠燈。他問了老太太一句:“現在沒有汽車,為什么不走過去?”老人回答說:“也許,我們身后那棟房子里,會有一個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見我走過去,以后照我們的樣子橫穿馬路,也許就會出事。”由此可見,信仰需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只有一代接一代的傳遞浸潤在血脈中,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一種世風,轉換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基因,產生信仰的正能量。
道德境界與信仰成正相關,信仰高、道德高,沒有信仰的人,很能與他溝通文明。從廟堂之人、父輩之人做起,敬畏信仰、堅守信仰、播種信仰,讓信仰成為每一個人的“看家本領”,一以貫之,就能摒棄“野蠻落后”,“文明生活”得到全社會的信仰認同,繼而分享信仰產生的精神“紅利”,構建國家的大國文化。(安溪縣委文明辦 馬全和)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6-28豐澤區(qū)以道德建設鑄文明底色
- 2017-06-28豐澤區(qū)以道德建設鑄文明底色
- 2017-06-28涵江區(qū)召開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暨省級文明城區(qū)推進會
- 2017-06-28涵江區(qū)召開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暨省級文明城區(qū)推進會
- 2017-06-28浦城:整治“牛皮癬” 共創(chuàng)文明城
- 2017-06-28浦城:整治“牛皮癬” 共創(chuàng)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