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史航曾說過“他們只顧著帶回國外先進的電器,卻忘了帶回來電源。”,這句話很能體現中國版《深夜食堂》帶給觀眾的感受。
一部充滿暖心故事和精致美食的日劇——《深夜食堂》在國內火了起來。夜深冷靜,安靜的日料店老板站在與敞開式廚房相連的柜臺后面,一邊料理美食,一邊傾聽食客的人生故事,略帶遺憾的暖心小故事打開了都市人被繁忙都市閉塞的心,一時間圈粉無數。國內某公司看準時機、及時出手,經過一番“致敬”和“漢化”后,中國版《深夜食堂》日期上映,短短幾集后,并沒有收獲如期的收視奇跡,而是惡評如潮,豆瓣評分降至2.3分,較之原版9.2分的評價,可見觀眾對這部劇集的失望。
近年來,國內影視制作公司對國外電視劇翻拍的熱情高漲,但結果經常會讓原著粉痛心疾首。為何同樣故事,到了中國導演的口中,怎么就“不對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文化差異對作品的影響,橘生南為橘、生北為枳的道理大家都懂,藝術作品更是如此,外國文化有很多微妙的東西,如日本的居酒屋、即食食品等,脫離了這些文化背景去翻拍電視劇,就會顯得不倫不類、不知所云。特別是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日劇中慣有的內斂、含蓄、抑制、隱忍等特點,是比較難在作品中進行把控,再加上制作方出于對原著粉絲的“尊重”,不免亦步亦趨,穩中求勝,基本等于cosplay,想要加入中華文化獨有的標簽和內涵,就顯得躡手躡腳。
其次是市場體制對作品的影響,目前來看,國內影視劇集多有“套路”在其中,對劇集總數、單集片長、播出模式都有市場化的要求,20集以下的片子賣不出去。而日劇多以短小精悍著稱,并以周播方式呈現,體量控制在10-11集,每集45分鐘-60分鐘。僅從劇集總數和播出模式來看,日劇改編就難度不小,再加上國內很多片子制作周期短平快,水準參差不齊,難免造成很多翻拍片就像海平面上的浮冰,看著挺是那么回事,結果下面啥也沒有。
最后就是商業利益的影響,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演技尷尬的流量演員,也不管故事有沒有講好,人物有沒有塑造好,情節有沒有起承轉合好,只要照顧到投資方的錢花得值不值,植入廣告就會生搬硬套地無孔不入,置觀眾的一片吐槽聲和各種翻白眼于不管不顧,這是商業的勝利,也是行業的悲哀。
我國作為影視產量大國,這么多優秀導演和演員卻鮮有獨具匠心、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只有真正從優質的IP、電視劇中學會對作品的創新和對市場的敏銳,學會努力為講好一個故事選好角色、搭好布景,拿出誠意講好故事,才會真正贏得市場、贏得觀眾、贏得藝術。(涵江區委文明辦 劉雙玉)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6-21建陽舉辦“家教家風家訓”經典誦讀比賽 育文明新風揚家國情懷
- 2017-06-20惠安縣召開全國文明城市總評迎檢網上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
- 2017-06-20惠安縣召開全國文明城市總評迎檢網上材料申報工作培訓會
- 2017-06-20新羅區委文明辦黨支部組織召開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專題組織生活會
- 2017-06-20新羅區委文明辦黨支部組織召開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專題組織生活會
- 2017-06-20晉江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暨“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校園主題教育成果展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