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性焦慮障礙: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主要表現為與其親人離別時出現過分地焦慮、驚恐不安,擔心親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而要求呆在家里,不愿去上學,如送患兒去上學,就訴說頭痛、腹痛等。檢查又無異常體征。
兒童期恐怖性障礙:是指兒童對日常生活一般的客觀事物或處境產生過分的恐懼,而且持續強烈的恐怖情緒反應超過了實際情況所存在的危險程度,雖然安慰解釋,仍不能排除恐懼,甚至回避、退縮而影響日常活動。當驚恐時可伴有臉色蒼白、心悸、出汗、尿頻、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經癥狀。
社交敏感性障礙:大多見于5~7歲兒童,主要表現與周圍環境接觸時,反復出現過分的敏感、緊張恐懼、膽怯、害羞、退縮,因而不愿到陌生環境。
兒童強迫癥:較為常見,表現反復的、刻板的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如過分反復洗手、反復檢查自己行為、無意義的計數、排列順序、反復回憶自己剛做完的事或考慮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患兒自知這些思想和動作是不必要的、無意義的,但自己無法克制。
兒童癔癥:常見于少年兒童,女性較男性為多見。臨床發作一類是軀體形式障礙,是指表現為非器質性的運動、感覺或植物神經癥狀,稱為轉換性反應;另一類為分離性反應,表現為發作性意識蒙眬、情感爆發、行為異常等,發作間期正常。
兒童抑郁癥:發生在兒童時期,以持續心境不愉快、情緒低落、悲傷哭泣、興趣減少、活動減少、遲鈍、少語、失眠、食欲減退等為核心癥狀。(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