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可以再有別的朋友嗎?
"老師,您好!我叫張咪。請問您現在有時間嗎?我想咨詢點事。"一個十三四歲模樣、眉清目秀的女孩子走進來,眼神中帶著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所特有的拘謹和好奇。
我微笑著起身招呼她。她遲疑了一下,慢慢地向我講述了她的故事:"我在班上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但不知為什么最近我們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我很在意她,希望能和她盡快和好,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辦。為這事,我已經有很長時間上不好課,睡不好覺了。我問過爸媽,可他們卻說,你那么在意朋友干什么?回頭人家考上好高中,你沒考上,交一大堆朋友又有什么用?我覺得他們說的不對,但又不知道怎么反駁,心里挺郁悶的。
我性格比較內向,只有她一個好朋友。我有什么話都會跟她說,特別信任她。可她性格比較外向,在班里除了我還有別的好朋友,她有心里話會跟我說,也會跟別的朋友說。尤其最近,我覺得她并不像我對她那樣全心全意對我。有時候看到她和別的朋友在一起說說笑笑,我就挺不舒服的。"
"我知道你希望她也能像你對她那樣全心全意對你,那你除了什么話都跟她說之外,又是怎樣'全心全意'對她的呀?""比如,每天我到學校早,擦桌子就一塊兒給她擦了,課間打水的時候,也給她捎回來,有時候還幫她整理好書包,記上留的作業。她生病不能來上課時,我就心神不寧,老惦記著她,不知道她怎么樣……"
"我發現你很細心,也很關心她,但我感覺你細心和關心得有點不像她的朋友了。"她天真地看著我:"那像什么?"
"你覺得像什么?"我笑而不答,讓她自己重新審視、思考自己的行為。她看著我,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說"好像……有點像媽媽。"
我適時肯定她,又繼續引導她思考"朋友間應該如何相處"這個問題。
她考慮了一會兒,鼓起勇氣說:"我覺得朋友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但沒必要什么事情都替對方做,比如天天為她打水、記作業什么的,人家也未必需要我做這些。對朋友真誠相待,有難同當,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讓朋友擔心,這樣就挺好。"
"說得棒極了!你現在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了!"我笑著給她肯定,接著話題一轉,"不過你剛才說到希望她全心全意對你,是不是你希望她也只有你一個好朋友,或者可以有別的朋友,但必須對你最好?""嗯。"張咪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針對這一點,我引導她做了一個角色互換的游戲,讓她進一步體驗對方的感受。我讓她先閉上眼睛,溫和地對她說:"現在我就是張咪,你就是那位朋友,想象并體會一下,你平常比較開朗,有很多好朋友,你需要照顧到大家,而且你有自己的交友原則,有自己的好惡標準。但是,現在有個叫張咪的我,希望你只跟我一個人做好朋友,不希望你跟別的朋友那么近。好,不要睜開眼睛。現在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告訴我好嗎?"
張咪閉著眼睛,一開始神色隨和,慢慢地,眉頭皺了起來。"我覺得挺別扭的,好像你想獨占我,我就得聽你的,就得按你的要求和標準去做。感覺被人控制一樣,不舒服,不喜歡。"
"哦,還有嗎?""還有……還有……好像跟你在一起挺有壓力的,挺排斥你的。"
隨著想象的深入,張咪越來越能理解朋友的感受了。游戲結束后,張咪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師,我明白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別人不可能都按照你希望的那樣做。而且如果真的那樣做了,對方可能會很有壓力,反而會離你遠了。"
"嗯,那你打算怎么辦?"她想了想說:"她有跟別的好朋友說心里話的權利,我不應當干涉;我也不應當什么事情都從我自己出發要求她。"
"你很聰明,不過你也可以像你的朋友那樣,多交一些好朋友。""謝謝老師!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看著她心情舒展,開心地離去,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