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術拳:傳承、變革與守望
2017-06-14 11:29:25 來源:東南網
地術拳上盤剪刀腳 地術拳:博取眾長,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展 據介紹,地術拳技藝特點是地面鎖控技、捆綁術,綜合了中華武術的拳打腳踢、以及獨有的地面搏擊、鎖控為一體的拳種。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福州各區設立有12所公益武術傳習所,組織地術拳拳師免費對弟子傳道授業。在這群學子中,最小的只有五、六歲,最大的則有六十來歲。極具特色的地術拳技擊術曾參加過在福州舉辦的國際武術大會交流,因其較好地運用傳統武術在自由博擊中而廣受青睞。 陳偉強曾于1990年5月、6月代表福建地術拳分別參加中日演武大會和顯彰碑中日演武大會等,與日本武士進行武藝上的切磋,展現中華武術之內涵。 2015年4月由中央統戰部派遣赴臺隨致公黨中央代表福建傳統武術專家出訪臺灣,展現了福建南拳的風貌、特點,以及地術拳的獨到風騷與魅力。 陳偉強自幼喜愛武術,隨祖父陳依九、父親陳政祿習武,受家庭環境熏陶,耳聞目染,從小勤學苦練,對祖傳的地術拳有較深厚的理會、深得地術拳法的精髓。在弘揚、傳承地術拳過程中,傳承了地術拳的傳統技擊,并加以理論的探索、充實了系統化地術拳。 陳偉強曾在福州警察學校擔任武術總教官長達十余年,將地術拳地面鎖控技術與軍警搏擊格斗術相融合。同時將傳統技術與現代理論相結合,通過比賽與其它拳種的技藝交流,在傳授地術拳技藝的實踐經歷過程中,博取眾長,使地術拳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發展。 “通過實踐摸索,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理論相結合,總結一套適用于大眾健身、防身的傳統武術,同時能適用于現代軍警格斗、現代競技賽事。”陳偉強說,傳承發展地術拳是我的責任,將它發揚也是作為中華武術發展的使命。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