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手藝 積淀文化韻味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的延續。最初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演變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劃龍舟、端午食粽、掛艾草、飲雄黃酒、佩香囊……都是慶祝端午佳節的節日習俗,有些地區有劃龍舟卻沒飲雄黃酒的習俗,有些地區有佩香囊卻沒有劃龍舟的習俗,但是端午吃粽子是每個地區必有的活動。然而,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淡化了傳統節日繁雜的禮儀和形式,“包粽子”不再是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必須掌握的一門傳統手藝。父母的寵愛成了年輕人的依賴,商場里琳瑯滿目、種類多樣的粽子又給他們慶祝端午提供了便利。節日文化被商業化,節日習俗被簡單化,導致了傳統節日文化韻味逐漸流失。
作為未來主導者的年輕一代,更應該動起雙手,讓“包粽子”這一傳統手藝實現其真正的文化價值,不能只是依賴老一輩,不要讓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那些傳統手藝變成歷史,保護與繼承傳統文化,是當代年輕人的責任。任何傳統手藝都要有其時代風格、時代氣息,所以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傳統手藝重新煥發生命力。政府主導、全民參與,通過舉辦“包粽子比賽”“包粽子課程”等活動,注入新時代的內容,讓年輕人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包粽子”的樂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傳統手藝的魅力,喚醒廣大年輕人的傳統文化情感,使傳統手藝的文化圣火在時代變遷中生生不息。(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賽男)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6-05省委文明辦印發《福建省文明村鎮測評體系操作手冊(2017年版)》和《福建省文明單位(社區、風景旅游區)測評體系操作手冊(2017年版)》的通知。
- 2017-06-05樹文明新風 迎金磚賓客
- 2017-06-05泉州市文明委暨精神文明建設先進表彰會議召開
- 2017-06-05泉州市文明委暨精神文明建設先進表彰會議召開
- 2017-06-05走上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之路”
- 2017-06-05龍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督查反饋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