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近來,未成年人文明禮儀教育依托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成長空間,引導未成年人學禮、知禮、行禮,做優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小公民。正在進行中的“助力廈門會晤做文明有禮東道主”主題活動為孩子們的成長辟出了廣闊天地。

五緣實驗學校家長到學校教孩子們文明禮儀
禮儀教育
從基礎知識普及開始
未成年人禮儀教育,從基礎知識普及開始。為宣傳禮儀常識,廈門市各中小學校開設了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專門課程,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2月13日,全市各中小學校將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全面啟動“助力廈門會晤做文明有禮小東道主”主題活動。此后,以主題班(隊)會課、主題團日、升旗儀式、運動會、藝術節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為載體,文明禮儀教育持續不斷。
儀表之禮、言談之禮、行走之禮、待人之禮、餐飲之禮、游覽之禮、觀賞之禮、涉外禮儀等基本文明禮儀以各種形式走進了未成年人的校內外生活。3月至今,由市委文明辦編著的首批8萬冊《圖說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手冊,為孩子們提供了文明禮儀參照。
此外,全市還開展了教師文明禮儀提升行動,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納入骨干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融入部分學科培訓全過程。3月底,一場以“為廈門會晤添彩,展文明教師風采”的中小學校教師文明禮儀培訓舉行,全市千余名教師參加。
無聲“較量”
親子共學共成長
打開“文明小博客”網站、微信公眾號,“每日一禮”躍然眼前。“每日一禮”圖文并茂,向家長、孩子生動講述如何與他人正確相處、如何乘坐電梯、如何正確握手等基礎禮儀知識。家長QQ群、班級微信群等在學生和家庭成員文明素質提升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禮儀,家長、孩子之間正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家長帶“禮”回家,孩子們也不甘示弱。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針對不同年齡特征,以“每日一句文明提示語”“每日一種禮儀要求”等形式向孩子們傳遞禮儀知識。在學禮的良好氛圍中,孩子們主動將禮儀知識帶回家中,與家長“切磋”,切實發揮“小手拉大手”,一人帶動一家的作用。
市婦聯也開展“書香飄萬家”家庭親子閱讀活動、親子環保活動、愛心媽媽牽手困境兒童活動等活動,為親子共學提供了平臺。
目前,這樣的親子共學禮儀場景已成常態。“大手拉小手,文明路上共成長”主題活動正不斷向家長傳遞基本文明禮儀規范內容,引導他們在孩子的不同階段履行好家庭教育責任,做好文明禮儀示范,及時糾正孩子不文明行為。
社會實踐
各界提供廣闊平臺
學禮、知禮,最后的目的是行禮、守禮。
一直以來,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爭當文明小白鷺我是文明小義工”活動,組織和引導未成年人走進社區、文博場館、旅游景區等場所,開展清潔衛生、公益宣傳等志愿服務;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困難家庭等,為特殊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務。
為營造良好氛圍,各級文明單位相繼在校園周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未成年踐行文明禮儀做出示范。與此同時,不少中小學校積極與文明單位對接,組織學生就近前往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窗口和志愿服務驛站觀摩成人禮儀實踐。如今,社區里,未成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也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圍繞未成年人文明禮儀規范內容,多校還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如順口溜、情景劇、歌舞等。今年暑期,各中小學校、各級未成年人實踐基地、鄉村學校少年宮、校外教育輔導站、青少年宮等還將舉辦各類文明禮儀夏令營,幫助未成年人學習和踐行文明禮儀規范。(海西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