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較量” 親子共學共成長 打開“文明小博客”網站、微信公眾號,“每日一禮”躍然眼前。“每日一禮”圖文并茂,向家長、孩子生動講述如何與他人正確相處、如何乘坐電梯、如何正確握手等基礎禮儀知識。家長QQ群、班級微信群等在學生和家庭成員文明素質提升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禮儀,家長、孩子之間正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家長帶“禮”回家,孩子們也不甘示弱。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針對不同年齡特征,以“每日一句文明提示語”“每日一種禮儀要求”等形式向孩子們傳遞禮儀知識。在學禮的良好氛圍中,孩子們主動將禮儀知識帶回家中,與家長“切磋”,切實發揮“小手拉大手”,一人帶動一家的作用。 市婦聯也開展“書香飄萬家”家庭親子閱讀活動、親子環?;顒?、愛心媽媽牽手困境兒童活動等活動,為親子共學提供了平臺。 目前,這樣的親子共學禮儀場景已成常態。“大手拉小手,文明路上共成長”主題活動正不斷向家長傳遞基本文明禮儀規范內容,引導他們在孩子的不同階段履行好家庭教育責任,做好文明禮儀示范,及時糾正孩子不文明行為。 社會實踐 各界提供廣闊平臺 學禮、知禮,最后的目的是行禮、守禮。 一直以來,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爭當文明小白鷺我是文明小義工”活動,組織和引導未成年人走進社區、文博場館、旅游景區等場所,開展清潔衛生、公益宣傳等志愿服務;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困難家庭等,為特殊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務。 為營造良好氛圍,各級文明單位相繼在校園周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未成年踐行文明禮儀做出示范。與此同時,不少中小學校積極與文明單位對接,組織學生就近前往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窗口和志愿服務驛站觀摩成人禮儀實踐。如今,社區里,未成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也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圍繞未成年人文明禮儀規范內容,多校還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如順口溜、情景劇、歌舞等。今年暑期,各中小學校、各級未成年人實踐基地、鄉村學校少年宮、校外教育輔導站、青少年宮等還將舉辦各類文明禮儀夏令營,幫助未成年人學習和踐行文明禮儀規范。(海西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