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幸福三十六計》中閆學晶扮演的婆婆袁則強訓兒子的一句話特有意思:“那些犯人不都是因為家法不嚴,走上社會后才犯的國法嗎!”這句話引得戲內戲外好多人笑場,筆者當時也笑了,但是過后思之,覺得甚是有理。這句話強調了家風家訓家規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教育對于塑造子女的品行、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至關重要。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片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一個風清氣正、家規嚴謹、家訓到位的的家庭,會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為孩子塑造嘉行懿德。
回望歷史,家風家訓中強調尚德守禮的,后代品格端正者居多;家風家訓中強調詩書濟世的,子孫中多博學之士;家風家訓中強調仁孝忠義的,后輩中孝親愛國者眾。著名翻譯家傅雷用180封家書,將治學嚴謹、愛國愛家、為人堅強等家風家訓家規傳達,最終塑造出只身馳騁于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美名的傅聰。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百日維新的領袖之一梁啟超奉行愛國、民主、向學、求精的家風家訓,最終育得九子皆成德才兼備的才俊,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分別成為中央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新中國的古建筑研究,圖書館建設,導彈、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研制做出了突出貢獻。
由此可見,家風家訓家規對一個人的成長、對一個家庭的興衰有多重要。誠如柏拉圖所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倍彝ナ巧鐣募毎彝サ奈拿鬟M步關系到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家風樹什么,家規家訓又該講什么?概括起來無非兩個字:立德。德立人立,德立家興。立德就是讓孩子學習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學法懂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不致迷失,始終堅持初心。
在立德教育中家長要起示范作用,家長要言傳更要身教。要明白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親的行為要謹慎自重,應處處作孩子的表率。要引導孩子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營造勤學、尚德、尊禮、守法的氛圍;培育孩子知榮辱、講正氣、踐誠信、重和諧的良好品德。(張煜)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5-24福建高校文明校園創建有啥標準?全在這了!
- 2017-05-24直飲機變“洗衣臺”是文明更是管理問題
- 2017-05-24文明有禮,讓文化更有自信
- 2017-05-23同安推行垃圾分類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黨員先行表率
- 2017-05-23同安推行垃圾分類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黨員先行表率
- 2017-05-23仙游縣實驗小學成立“小奮飛志愿團” 助推省級文明縣城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