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圖書館,擔起閱讀推廣職責
今年4月,我省發布《福建省全民閱讀2017—2020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到2020年,所有地級市和80%以上的縣(區)有品牌活動,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特色閱讀活動不少于3項。
據悉,我省全民閱讀活動已經邁入第14個年頭,每年開展的全民閱讀活動項目超過200個。
然而,數量眾多的全民閱讀活動,應當由誰來主導?又如何辦出特色?北京大學教授王余光對此深有體會。
“有的人認為閱讀還要推廣,是一件悲哀的事。閱讀應該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自覺行為,為什么還要推廣呢?”王余光說,“但在中國,閱讀還不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中國人沒有自覺閱讀的習慣。在這個情況下,相關的閱讀機構,比如圖書館,做閱讀推廣還是有意義的。”
王余光表示,中國圖書館已經把推廣全民閱讀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從閱讀指導到閱讀推廣,從自選工作到基礎工作,從館員到閱讀推廣人,從關注閱讀立法到開展閱讀研究,逐步確立了開展全民閱讀的理念和價值。
除了“三位一體”,我省提出,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建設全民閱讀公共設施、提供全民閱讀服務。充分發揮熱心閱讀推廣的企業家、鄉賢、華人華僑、社會名人、文化名家等閱讀引領作用,鼓勵開展全民閱讀大講堂活動,鼓勵和支持民間閱讀推廣機構以及各種社會力量開展各種捐書助讀等閱讀推廣工作。
“我們應當切實把握全民閱讀的人文精神主旨,廣播‘讀書種子’,通過種種接地氣、聯文脈、揚書香的閱讀推廣活動,在不斷的轉型升級中,實行全民閱讀的常態化和可持續發展。”徐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