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有啥妙方
聽濤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當下,我們究竟該怎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各位有什么好建議?
李傳勝: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不能重來。父母最為關鍵的是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具體而言,一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習慣會影響性格,影響孩子的發展方向。二是多一點陪伴。很多家長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但對孩子的要求卻不低。其實,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即使不說話,也是種無聲的教育。三是身教重于言傳。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影響他們對是非的判斷和世界觀的建立。四是給孩子正確的評價。孩子也有自尊,內心非常在乎別人對他(她)的看法和態度,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開展。
李尹緒瑛:教育孩子最需要愛心、耐心、苦心。棍棒下的教育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對于問題孩子,要分析下孩子遇到什么困難,進行身教、境教(環境教育)。此外,可以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讓孩子成為好家風的傳承者、踐行者。
鄭捷:我認為,家長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父母要與孩子一同成長,家長自身也要不斷學習,要給孩子一種榜樣的力量。同時,父母要履行好家庭教育職責,做好孩子的生活服務。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不要做“虎媽”或“狼爸”,要幫助他們學會情緒管理,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要只是一味盲目報班,在學習之外,應更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當然,這方面家長非常需要專家的指導和介入。目前,福建省已出臺了關于推進家庭教育的“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省城市社區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的比例要達到90%,農村社區(村)要達到80%,相信今后家庭教育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