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十三
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弓箭愈益成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意味深長的是,正是在這崇尚武力的時代,儒家卻將弓箭變成禮樂教化之具,引導社會走向平和,這就是射禮。
一、射禮梗概從傳世文獻來看,先秦時期可能有四種射禮:一是大射禮,是天子在重大祭祀之前,為了挑選助祭者而舉行的射禮,大射禮的禮法,見于《儀禮》的《大射儀》;二是鄉射禮,是每年春秋各州為教民禮讓、敦化成俗而舉行的射禮,鄉飲酒禮的禮法,見于《儀禮·鄉射禮》;三是燕射,是國君與大臣在燕飲之后舉行的射禮,旨在明君臣之義;四是賓射,此說僅見于《周禮》,是天子與故舊朋友的射禮。《儀禮》有《射義》一篇,綜論射禮的禮義。大射禮與鄉射禮的級別不同,參加的人員也不同,但儀程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介紹鄉飲酒禮。
鄉射禮在州的學校"序"舉行。行鄉射禮之前,先行鄉飲酒禮。需要說明的是,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這一點與鄉飲酒禮相同。賓是尚未獲得官爵的處士,但德行卓著,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顯然是為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州長要親自登門約請。行禮之日,州長要在序門之外迎賓。
射禮的具體指揮者是司射,司射與鄉飲酒禮中的司正是同一個人,換了一個稱呼而已。射位在序的堂上,用空心的"十"字做標志。箭靶稱為"侯",設在堂正南方三十丈遠的地方,侯的左前方有一曲圓形的皮制小屏,是報靶者的藏身之處,箭到此處已經乏力,故稱為"乏"。一切準備完畢后,司射上堂報告賓,賓宣布射禮開始。州學的弟子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
鄉射禮的核心活動是三番射。"番"是次、輪的意思,三番射就是射手之間的三輪比射。第一番射側重于射的教練。司射挑選六名德才兼備的弟子,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每番比射,射手都是發射四支箭。
射禮開始,報靶者將報靶用的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三耦都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第一番射 三耦在堂下站定,司射在堂上作射儀的示范: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后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后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
于是,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馬和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后射擊,射出一箭后,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后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
接著,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后,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稟告賓:"三耦都已射畢。"
第二番射 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賓、大夫和眾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大夫身份比較高,但為了表示謙虛,都與士一一配合為耦。堂下的眾賓也配合成耦。
首先由三耦比射。三耦到箭架前取箭,接著堂下的眾賓也前往取箭,然后在三耦的南面順序而立,以北面的位置為尊。
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后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布說:"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象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 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著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大夫與士配合成的耦、眾賓之耦先后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余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射都已射完。"司馬命令將射出的箭送回,報靶者聞聲應諾,拿著旌旗背朝箭靶站好。
于是,有司開始統計左右射的筭籌數量,先數右面那一堆筭籌,以兩根筭籌為一"純",右手一純一純地數到左手上;取滿十純則作一堆,縱向放在盛籌器的西側;再取滿十純時,就另作一堆放置。剩下的籌,如果是雙數,就按"純"為單位,橫向放在十純一堆的西側;如果是單數,則要把零單的籌豎向放在"純"的西側,使總數一目了然。然后數左獲的筭籌。釋籌者拿著勝方凈勝的筭籌向賓報告比賽結果。如果是右獲一方勝,就說:"右方勝了左方。"如果是左獲一方勝,就"左方勝了右方"。凈勝數如果是雙數,要以"純"為單位報告;如果有單數,則在純數之后再報單數。如果左、右獲筭籌的數量相等,就從雙方的筭籌中各取出一支報告賓,說:"左、右方筭籌的數量相等。"
司射命令三耦和眾賓:"勝方射手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松開。"各耦射手先后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但如果負方是賓、主人和大夫,則不必執弓,以示尊優。司馬酌酒向報靶者獻酒,并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的釋籌者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第三番射 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布:"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后是賓、主人、大夫和眾賓順序比射。凡是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后將比賽的結果稟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大夫、眾賓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旅酬 旅酬是射禮的余興節目,程序與鄉飲酒禮的旅酬基本相同,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先由賓酬主人,大夫酬眾賓之長,直到將在堂上就坐的所有賓客都進過酬酒。最后二位受酬者站在西階上,依尊卑之序向堂下的各位眾賓酬酒,直到全部輪遍。其間,堂上堂下的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而止。
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大門,眾賓也都隨之出門,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次日,賓到主人家拜謝,隨后,主人到賓家拜謝。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4-25泰寧縣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 2017-04-25將樂縣“五舉措”貫徹落實全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 2017-04-25尤溪縣多措并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 2017-04-25石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地督導工作會議
- 2017-04-25長泰:舉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參與我共享”千名干部志愿服務、萬名市民義務勞動啟動儀式
- 2017-04-25福建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