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書香中國”全民閱讀系列活動,要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主題,突出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這一主線,著力保障全民閱讀的基本條件,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著力健全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風尚更加深入人心。(4月19日新華社)
詩書流芳遠,滿城翰墨香。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應是閱讀的風景,一個文明城市應是學習型的城市。
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城市處處表現出濃厚的現代氣息,與之相伴隨的,卻是與書香越來越遠了。手不釋卷、以書為枕只是昨日黃花,“書中自有顏如玉”變成了昨天的信仰,越來越多的圖書室更成了擺設。更為夸張的是,有很多人用滿墻的書架將家里裝飾得如同書香世家,但是卻很少翻幾頁書,甚至擺放的是只有封面、沒有內容的磚頭書,這不能不算是悲哀。
市民離開了讀書,會逐漸變得知識面狹窄,目光短淺,性情浮躁,思想庸俗,靈魂褪色。城市的文明,固然需要現代氣息和現代標志,還要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蘊。一座文明城市的美麗不在于外在的山水樹木、街景建筑的感官之美,而在于內在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書香流溢的城市之美在于有著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進的風氣、簡單寧靜的生活和自覺創新的文化。這是文明城市的生命之美、靈動之美。
因此,我們要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就需要精神文化的滋養和文明風尚的熏陶。一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策劃和實施閱讀節,全面營造濃烈的全民閱讀氛圍,形成書香濃厚的城市文化品位。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人群,開展特色閱讀活動,積極抓好機關、企業、社區閱讀活動和青少年閱讀活動,打造書香單位、書香校園;同時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實現全市鄉鎮全覆蓋。還可以針對殘障讀者征集個性閱讀需求,開展為殘障讀者送書上門、殘障讀者群體文化公益活動等,加強特殊閱讀群體的文化權益保障,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此外,打造“圖書館+”服務模式,市圖書館通過“圖書館+組織”“圖書館+場所”的模式,與政府部門、社會團體、企業、高校、商業組織等合作,建立一批功能完備、各具特色的圖書館分館和流通點,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只有廣泛開展群眾性閱讀活動,倡導閱讀理念,弘揚閱讀文化,營造書香城市,才能真正讓讀書學習成為廣大市民群眾自覺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風尚,不斷提高市民文化修養和文明素質,并且通過閱讀,讓市民真正了解自己所居城市的文化,進而積極參與塑造城市文化,從而促進城市文化由文化自覺狀態走向文化創新狀態,推動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長樂文明辦/肖俊)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21全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 2017-04-20用“文明眼”看文明城市創建
- 2017-04-20文明城市創建“于細微處定成敗”
- 2017-04-20文明根植于心 風氣隨之清新
- 2017-04-20“德法共治”為共享文明護航
- 2017-04-20以文明“微語言”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