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為群眾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應是城市里的一道美麗風景線,但伴隨著單車數量的劇增,亂停亂放、肆意破壞、盜竊等嚴重違反契約精神、社會公德甚至法律法規等行為的發生,破壞了正常秩序,污染了社會風氣。糾正失信行為,規范單車管理,必須要為共享單車加裝一把“誠信鎖”。
加裝“誠信鎖”,要建立完善的失信懲戒機制。違規成本低,是共享單車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共享單車公司普遍規定單車不可以進入小區,但現實中這種違規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使用者毫無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只顧自己方便,根本不講誠信。要根治這一現象,就必須要用嚴厲的懲戒作為保障,用戶違規、失信就必須受到有力的處罰,只有把這個緊箍咒給套牢了,才能夠讓共享單車的使用和管理真正步入正軌。
而要完善懲戒機制,第一步就是要更為準確地發現違規行為,這可以通過多方面來實現。一方面運用技術手段,升級單車的定位和監控系統,實現單車運行軌跡的全程網上監控和實時報警,一旦出現違停、破壞等行為能夠立刻鎖定位置,提高查處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繼續發動單車獵人等群眾的力量,采取獎勵措施,鼓勵公眾對單車違規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舉報,織密全民監督網。更快更準地發現違規行為,是為了能夠盡早固化使用者的失信行為,為下一步懲戒提供前提。
加裝“誠信鎖”,還要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加強共享單車公司與“信用中國”網站以及征信機構的信用信息共享,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也就是說,將單車使用者的履約情況與個人征信掛鉤,一旦出現失信行為,不僅影響自己今后對單車的使用權,還會給個人信貸、出行、簽證等帶來負面影響。對于嚴重或頻繁失信行為,還要通過媒體等渠道進行通報曝光,享受跟“老賴”同樣的待遇。
加裝“誠信鎖”,也要通過與用戶的信用掛鉤,增強對使用者的行為約束,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違規行為,保障共享單車能夠在法治軌道上長久健康地發展。(胡蔚)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20閩清縣組織收聽收看福建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
- 2017-04-20閩清縣組織收聽收看福建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
- 2017-04-20馬尾區組織收看福建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2017-04-20馬尾區組織收看福建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2017-04-20馬尾區召開文明創建工作專題研究會
- 2017-04-20馬尾區召開文明創建工作專題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