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為精神文明建設拓展了廣闊發展空間,精神文明建設面臨新的歷史機遇。今天,我們要創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勢必要用好互聯網這個途徑、載體和平臺,主動運用新方法、新思維,特別是用“互聯網+”思維全面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提高工作“黏性”和群眾創建獲得感。
用“互聯網+”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一要全面做強網上正面宣傳,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時代需要正能量,傳播需要新載體。我們要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做“活”網站平臺,牢牢掌握網上輿論引導權,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通過“指尖”上的文明引導,推動網絡文明與城鄉文明一體提升,線上創建與線下創建同步開展,讓“互聯網+精神文明”有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用互聯網思維塑造城市形象。
用“互聯網+”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二要實施好網德工程,大力營造文明新風尚。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深入開展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引導人們提升網絡文明素養,凈化網絡環境,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通過網絡載體積極傳播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公益達人等,“網聚”愛心,匯聚“微力量”,營造出網絡的文明新風尚。
用“互聯網+”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三要適應信息傳播方式和人們接受習慣的深刻變化,積極運用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文明理念,推進實際工作。我們要堅持人在哪里,傳播的重點就在哪里,辦好文明傳播新媒體,講好文明故事,凝聚正能量、樹立新風尚。創建文明城市,要著力打造市民參與創建的活動品牌,在提升群眾認知率的基礎上“圈粉”,從而提升吸引力,實現“黏性”效果。
用“互聯網+”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四要積極開展網絡公益活動,使公益精神彌漫網絡空間。開展“互聯網+志愿服務”活動,建設志愿者服務平臺,讓人民群眾在參與中形成互動,“互為推手”,“相互分享”,在互動中形成共鳴,推動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用好“互聯網+”思維,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打開了廣闊空間,是創新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好形式、好載體、好平臺。“網聚”正能量,無遠弗屆,無“微”不至。(魏向榮)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4-20仙游縣組織參加全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2017-04-20浦城縣精心組織學習全省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 2017-04-20石獅市召開全市河長工作會議 推動建設生態文明
- 2017-04-20平潭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
- 2017-04-20創建文明城市 讓廈門更美好
- 2017-04-19微矩陣丨泉州:創文明城工作考察組赴張家港學習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