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省青島市一漁港碼頭的一起放生活動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注意。一位市民購買一千多斤海魚放生求福報,卻引來了不少市民的垂釣。一邊在放生,一邊趁機垂釣,場面甚是“尷尬”。
生活中類似的不文明現(xiàn)象并不少見,文明與不文明往往在生活中同時上演。放生,本是一個文明的善舉,但善舉之下卻是不文明的垂釣,何其可悲。最為可悲的是,我們身邊還有更多的“文明看客”,對于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十分漠視。
隨地吐痰、亂闖紅燈、亂扔垃圾,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文明行為但卻可能給大眾生活帶來無限的煩惱。文明城市人人共建,才能人人共享。對于不文明行為政府要加大宣傳引導和懲戒力度,同時,廣大市民要自覺遵守文明約定,敢于對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說“不”。
宣傳不僅是一種手段,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因此,宣傳內容不能只是簡單的文字堆砌,還要有情感上的溝通。要改變一本正經說大話的宣傳面孔,放下身段,拉下臉面,與受眾做深入的情感溝通,讓宣傳多點溫度。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新媒體,為文明宣傳造勢,讓宣傳有熱度。同時,公益宣傳要警惕“大而空”,偏重“小而美”,讓宣傳更有準度。
對不文明行為加以懲戒,讓市民常懷敬畏之心。建立和完善不文明行為懲戒制度,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抓好城市文明建設必須要有硬的抓手。否則,放任不文明行為不管不顧,基于“破窗效應”,不文明行為有可能愈演愈烈。換言之,懲戒是更深刻的宣傳教育。與此同時,對不文明行為的懲戒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要讓廣大市民自覺對身邊的不文明說不,拒絕做無動于衷的“文明看客”。
愛默生說:“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共建文明社會需要每一位民眾的積極參與,只有每個人都犧牲一點點私利、便利,才能最終享受到更大的利益和方便。因此,黨員干部、高素質的志愿者應該帶頭講文明,樹新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周圍群眾。
正如日本小說家幸田露伴所說,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種植幸福的結果。共建文明社會沒有旁觀者。只有每個人都在社會生活中播撒文明,才能收獲一個文明的社會。(浦城縣委文明辦 吳利武)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3-22三明市委文明辦看望慰問見義勇為好學生曾婧芳
- 2017-03-22“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主題活動在廈啟動
- 2017-03-22“樹文明新風,迎金磚賓客”主題活動在廈啟動
- 2017-03-22民政部:營造平安文明清明祭掃氛圍
- 2017-03-21尤溪縣大力發(fā)動義務植樹 助推生態(tài)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