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不僅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加強和改進包括思政教育在內的大德育工作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月16日 《光明日報》)
思想品德教育是根基,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成人、成功具有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學階段,能否抓好德育工作關系到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但是,德育對人的影響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同時,德育就不應該僅限于大學階段,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貫穿于從小學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這有利于讓學生從小就接受到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構建大中小學整體德育體系,要重視德育內容的差異化和連貫性。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三個完全不同的階段,這三個階段中的孩子不僅年齡不同,他們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也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構建整體德育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種實際情況,無論是在德育教材的編寫還是在德育活動的開展方面,都應該注重這種差異化。但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做到德育內容的連貫性,讓不同學習階段的德育工作能夠均衡并有機地銜接起來,而不是各自為政或自成一派,這樣才能使整個德育體系融為一體,發揮出強大的育人作用。
構建大中小學整體德育體系,要避免基礎教育階段的短視行為。中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社會普遍認為,中小學教育只為高考服務,只要文化課專業課成績好就行了。也正是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當下許多中小學的德育課實際上是名存實亡,要么表面應付隨便上,要么被其他主科占用,德育工作遭遇邊緣化,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短視行為。中小學是為大學德育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德育基礎打得牢,大學階段的德育就會輕松很多,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構建大中小學整體德育體系,要改變基礎教育階段重智育輕德育的習慣,認真將德育抓起來,而不能等到大學階段去惡補。
當下,我們的教育所面臨的不僅只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還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德育工作能緊跟形勢發展不落后,我們才能培養出具有遠大理想抱負、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職業素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因此,我們應該加快構建大中小學整體德育體系的步伐,用“體系化德育”為人才成長強根基。(劉根生)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3-21福州市臺江區召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
- 2017-03-21文明參天樹 眾人培沃土
- 2017-03-21出境旅行——文明游覽
- 2017-03-21出境旅行——文明用餐
- 2017-03-21出境旅行——文明拍照
- 2017-03-21出境旅行——文明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