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天壇公園游客過度使用廁紙引發關注。昨日,記者了解到,為規范游客使用廁紙,天壇公園試點使用“人臉識別廁紙機”,識別人臉后,自動出紙。天壇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機器仍在試點階段。試點結束后,將根據實際效果考慮是否進一步推廣。(3月19日《新京報》)
此前,有媒體報道,天壇公園游客過度使用公園公廁內提供的免費廁紙,有市民甚至數次抽紙。其實,類似的不文明使用、浪費廁紙現象一直受詬病。但似乎并沒有更有效的方式來阻止。不文明的表現引起民眾的質疑,這也是一件好事,能夠引起警惕,從而找到最好的解決之道。畢竟如果長此以往,會使文明道德后退。誠然,我們可以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可以及時阻止,但運用“人臉識別廁紙機”卻既可以避免勸導的尷尬,還可以起到文明監督的作用,值得一試,也值得仿效。
別對設立“人臉識別廁紙機”臉帶譏笑,也別以設立“人臉識別廁紙機”是小題大作,更不要以為這是對人的不信任。在我看來,這恰恰相反。其實,不文明現象的出現既與文明素質低有關,也與缺乏有效的管理及技術手段有關。如果能夠提升管理水準,如果能夠運用技術手段加強“技術管理”,是能夠推動文明前進的。人的文明素質也是需要推力的。
誠然,面對過度濫用廁紙可以干脆取消,但從便民的角度看,這不合適。況且,因為極少數人的不文明而取消一個便民措施,這也是因噎廢食的做法,管理的目的就是能夠讓使用者文明起來,能夠做到節約用紙、不再過度用紙,杜絕不文明的浪費現象。據了解,目前,各公園廁紙用紙量已有所減少。據介紹,2011年開始,陶然亭公園公共衛生間內開始使用自動出紙機,代替傳統的人工取紙。游客只需按下按鈕便能領取相應長度的衛生紙。陶然亭公園則由2011年的約30000卷/年,下降至約20000卷/年。這說明使用“人臉識別廁紙機”是有效果的。“人臉識別廁紙機”無非是像鏡子一樣,讓人取紙之前先照照鏡子,即便有不文明的念頭,在“鏡子”前一照,也就能夠抑制住不文明的行為。這又像是旁邊站了一個“監督員”,起到了無聲的監督作用。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人臉識別廁紙機”的成本并不高,雖然剛開始時,游客在使用過程中并不太習慣,可能時間會長一些,但如果熟練了,習慣了,時間就會縮短。更重要的是,通過使用“人臉識別廁紙機”,會起到一種很好的“自我監督”和“他人監督”的雙重效果。這已經可以算是“成功”了。
“人臉識別廁紙機”既是技術管理的進步,也是文明監督的前進,何樂而不為?(泉州市委文明辦 王軍榮)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3-21漳州云霄縣召開2017年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動員會
- 2017-03-20鼓樓區開展“共享單車 文明出行”騎行宣傳活動
- 2017-03-20鼓樓區開展“共享單車 文明出行”騎行宣傳活動
- 2017-03-20羅源縣舉辦“共筑文明、服務攻堅”——平安志愿者“千人徒步,萬人簽名”宣傳活動
- 2017-03-20羅源縣舉辦“共筑文明、服務攻堅”——平安志愿者“千人徒步,萬人簽名”宣傳活動
- 2017-03-20永安市把“傳家風 書家訓”情況納入文明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