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為生態文明建設再下功夫
泉水灣小區居民將廚余垃圾倒入社區發放的廚余垃圾專用垃圾桶。福建日報記者施辰靜攝
海滄率先啟用的分類垃圾桶 福建日報記者施辰靜攝
垃圾分類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廈門自2000年被確定為全國8個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工作,提出了“2017年島內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島外擴大試點、逐步推開”的總體要求。
具體來說,到2017年8月底,島內思明、湖里兩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2017年底,集美區、海滄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40%以上,同安區、翔安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30%以上,島外各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到2017年底,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不低于85%。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3-10長樂市江田鎮開展“推動移風易俗 倡導文明風尚”動員會
- 2017-03-10臺江區重規范多引導 讓共享單車文明有序發展
- 2017-03-10省氣象局文明辦舉辦《省直機關文明創建動態管理系統》培訓
- 2017-03-10省標準化院開展“創文明 促和諧”系列交流活動
- 2017-03-10文明引導當以“萌語”助力
- 2017-03-102017福建文明旅游公益廣告片丨第四期:文明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