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央文明辦在安徽宣城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隆重發布2月“中國好人榜”,105位身邊好人光榮上榜。至此,在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產生的“中國好人”已突破10000名。萬名“中國好人”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嶄新精神風貌,推動形成了群星燦爛與七星共明的先進群體格局。(3月3日新華社)
萬名“中國好人”,每個名字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忘懷的故事,他們站成一排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道德長城,匯聚在一起是深不見底的道德海洋,散布在全國各地是閃耀心靈的滿天繁星。他們共同樹起新時代的精神豐碑,共同見證并演繹雷鋒精神的精彩傳承。在價值多元的今天,何以被精彩演繹?
雷鋒精神在同與不同中精彩傳承。郭明義、莊仕華、孫茂芳……每個名字背后,是不同的生活條件、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行事方式,他們傳承雷鋒精神的版本,是豐富多彩的。但這“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處。他們都像雷鋒同志那樣,把黨的重托放在心上,把人民群眾當成服務對象,把自己當成促進社會更加美好的一顆螺絲釘。不同的“版本”,共同的價值追求,讓雷鋒精神這一社會道德資產日益豐厚,潤澤著越來越多人們的心靈。
雷鋒精神在詮釋中華美德中愈走愈強。雷鋒精神為何獲得這么多鐵桿粉絲?自古以來,中國人崇尚“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把幫助他人當成一種責任,“病人治病,憂人之憂”的觀點得到廣泛認同。雷鋒精神之所以獲得如此廣泛的價值認同,一定程度上在于濃縮了中國人“仁”“義”,表達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雷鋒同志把這種精神發揚廣大,雷鋒同志之后,又有大量優秀人們接過弘揚美德的接力棒,將之發揚光大。不同歷史時空的傳承,我們的社會美德愈走愈強。
雷鋒精神在多管齊下中精彩傳承。如今,社會普遍崇德重道,文明建設步伐正在加快,文明向心力正在不斷增強。特別是從中央到地方建構的一系列傳播好人故事的平臺,讓雷鋒精神精彩傳承有了好平臺、好抓手。從專門講述好人故事的主流平臺《好人365》到全國各地黨報、網絡、電視臺,從專門的“寫故事”到歌曲、小品、微電影、戲曲等,弘揚雷鋒精神已呈多管齊下之勢,為解讀雷鋒精神實質、搭建雷鋒精神傳播平臺、褒揚雷鋒精神傳播成果等,起到關鍵作用。建設文明中國的渠道日益豐富,讓雷鋒精神遍地開花。
傳承雷鋒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命題。萬名“中國好人”是成果、驕傲,也是鞭策。我們應拿出更多智慧和行動,讓雷鋒精神更加熠熠生輝。(江夢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3-08出境旅行——文明拍照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惠安啟動“志愿有我·共創文明”學雷鋒志愿服務月主題活動
- 2017-03-07建陽區“文明風·巾幗情”與雷鋒同行主題服務月活動啟動
- 2017-03-07建陽區“文明風·巾幗情”與雷鋒同行主題服務月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