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志愿者:今天我幫別人,明天別人幫我
福州新聞網3月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鐵夫)2月21日,《福州日報》報道了“熊貓血”志愿者楊先生捐獻兩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為一名福建師范大學的學子提供手術用血的事跡。昨日,記者通過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之家輾轉聯系到了楊先生。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堅持獻血已經有5年了,作為一名稀有血型人員,他堅信互幫互助的道理,今天自己幫助別人,明天別人也會幫自己。
昨日下午3點,楊先生如約出現在省血液中心2樓大廳。考究的藏藍色西服,潔白的襯衣,敦實的身板,說話簡潔明快,這是楊先生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楊先生名叫楊冰濱,福州本地人,家住臺江區,從事汽車服務業,而立之年的他已有一個6歲的女兒。回憶起上月的那次獻血,楊先生簡單地說:“當時血液中心稀有血型之家通過志愿者資料庫里的預留電話預約我,剛好我人在福州,就開車趕過來了。”
5年來,楊先生已獻血9次,獻血量相當于人體全部的血液量。楊先生說,第一次獻血的經歷很偶然,“當時一個人辦完事路過東街口,看到郵政大廈附近有一輛獻血車,覺得自己身體好,年紀輕,可以嘗試支持下公益事業。”幾天后,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來電告訴他,他屬于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非常少見,這進一步堅定了他支持公益事業的想法。
每次獻多少?獻給了誰?血小板和全血有什么區別?楊先生笑稱自己對這些細節并不關心,但他堅信這樣微小的舉動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我相信這樣的互幫互助的氛圍會越來越濃,將來有一天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肯定也會有人伸手相助。”
堅持獻血的習慣,讓楊先生更加注重健康。他坦言,現在很多年輕人缺乏健康的生活或者飲食習慣,一些老年疾病出現年輕化跡象。“平時出去應酬,我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對高血脂、高蛋白的東西會盡量少吃,上下班也經常快步走路、騎共享單車,很少開車。”楊先生說。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7-03-032017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話文明
- 2017-03-03出境旅行——文明禮讓
- 2017-03-03石獅市東店村: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濃郁文明鄉風
- 2017-03-032017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話文明
- 2017-03-02臺江區將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區級“攻堅2017”項目
- 2017-03-02三明市召開文明辦主任會議部署2017年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