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區書院建設的主要功能作用 以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根本,以打造特色、提高品位為目標,突出居民主體,融入時代元素,創新服務管理平臺和模式,不斷提升社區書院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充分發揮傳播文化知識、協商民主共治、培育共同精神、孵化組織團隊四大功能作用。 一是構建精準化課程體系,激發居民學習教育新活力。在摸清社區教育文化資源和居民需求的基礎上,統一規范設置社區書院課程,構建“4+2+1+X ”課程體系。即: 4 個常設講堂,依托社區及街 (鎮)資源支持; 2 個流動講堂,由市區兩級投送資源,實行巡回開課; 1 個特色講堂或特色活動,體現社區自身文化品牌;若干社區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 “課堂 + 活動”模式。市書院總部和區書院指導中心統籌整合市區教學資源,動員市區機關各部門、國有企業、大中院校結合行業特點設置專題講堂,著力建好課程資源庫,做強做大 “中央廚房”,推行 “菜單式服務”。社區書院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 “發布信息、收集建議、確定課程、篩選老師、公示課目”等 “五步選課法”進行“點單開課”。同時,社區黨組織采取 “專題式、嵌入式”傳播宣講紅色課程,通過 “課前審、課中聽、課后評”方式把關定向,確保授課內容緊貼群眾需求,深受群眾喜愛,又始終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目前, “中央廚房”已設置紅色傳承、綠色環保、法制安全、品德修養、科普養生、醫療保健等專題講堂 80多個、系列課程資源 2097 門,打造了一大批精品課程,為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去年以來,市書院總部還啟動“名師名家進社區書院”活動, 30 多位名師名家走進社區書院,為社區書院送去 80 多場精彩講座,深受群眾歡迎。據統計,自2015 年 5 月至今,僅 25 家市級試點社區書院累計開課 2000 多門次,開展活動 8000 多場次,參與人數達 30 多萬人次,居民群眾參與書院活動的熱情持續高漲。 二是打造品牌化特色活動,架起居民文化認同新紐帶。根據各社區區位特點、人口結構、歷史傳統、文化底蘊等,深入挖掘資源優勢,培育 “一村一品”、“一區一特色”等各類文化活動平臺載體,打造群眾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品牌,吸引居民群眾走到一起、互動交往,增進文化認同,有力推進 “熟人社區”建設。海滄區天竺社區是拆遷安置小區,居民來自 12 個不同村居的拆遷安置戶,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生活習慣、習俗差異較大。社區以打造 “品逸”社區為目標,以增進文化認同為基礎,精心打造天竺書院,將居民傳統的文化活動納入社區書院課程,包括說拉彈唱、琴棋書畫、剪折編扎等,還組建了小蓓蕾舞蹈隊、薌劇曲藝隊、硒鼓隊等 14 支文體隊伍,不斷拓展活動形式,提升居民文化修養,實現了從農村到社區、從農民向居民的華麗轉變。翔安區蓮塘社區書院,繼承發揚宋江陣傳統習武傳習,依托 “講武堂”、“頤年堂”等平臺,開展 “耕讀傳家、崇文尚武”活動,凝聚了村民們攜手共建美好蓮塘的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