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當廣東省中山市第一屆慈善萬人行來到身邊時,市民馮衛忠自動加入了巡游隊伍,自此,30年來他從未缺席這項盛事,至今,他已累計完成志愿服務超過8000小時,截至2010年,累積義務獻血達到3萬多毫升。又是一年元宵時,中山市第三十屆慈善萬人行隆重舉行,今年的慈善萬人行籌集善款1.01億元,再創新高。(2月12日《人民日報》)
中山市的慈善萬人行活動已經堅持了30年。30年,這樣的慈善活動已經融入了城市的風景,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融入了人們的心靈。正如報道中列舉的市民馮衛忠這個例子。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驚天泣地的豪言,卻默默參與志愿服務超過8000個小時。不僅是他,就連他的兒子,也從8歲開始參加志愿活動。這樣的慈善深入骨髓,成為了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一說到慈善,我們往往想到的是那些大人物的義舉,豪門商賈幾十萬的捐款,名人明星幾百萬的善款。是的,這種捐款是一種慈善方式。但是,這種慈善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向世界“表白”的。長期以來,似乎,慈善的基礎就是財富;似乎,做好人就是捐款。事實上,這只能說是一種途徑,卻不是慈善事業的全部。
錢很少或者沒有錢能不參與慈善?中山市的慈善萬人行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答案:有錢人有有錢人參與慈善的路徑,沒錢人有沒錢人參與慈善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讓慈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慈善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span>
中山市每年從年頭到年尾舉辦的義捐、義賣、義賽、義演、義修、義診等各式各樣的慈善表達方式和公益活動,最終匯聚成正月十五隆重舉行的慈善萬人行。在這里,有一直堅持參加的普通市民,也有中途不斷加入的企業隊伍;有土生土長的中山人,也有新近成為中山城市大家庭的外來務工人員、海外華僑甚至外國友人……如今的中山慈善萬人行,已經成長為極具生命力的全市慈善品牌,慈善公益形式越來越新,內容越來越豐富,內涵也越來越厚重。
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這是中山市慈善活動最具亮點的地方。對于百姓而言,他們雖然不能和富人比金錢,但是他們能與富人比真心。這些普通的百姓將慈善放在了自己的心靈深處。當別人上坡的時候,他們去推一把。當別人哭泣的時候,他們去安慰。當別人遇難的時候,他們會伸出自己溫暖的手掌……不是只有黃金萬兩的投入才是慈善。慈善還在于有沒有一顆關懷他人的心,有沒有用微弱燈火照亮別人前行道路的情懷。
中山市的市民積極參與公益服務,積極參與義務獻血,積極參與幫助困難群眾,積極向身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這種不小善就在時代的畫卷里匯聚成了大善的海洋。今天我們“慈善”了別人,明天別人也會“慈善”我們,這才是慈善的要義所在??粗辉趺锤刑靹拥兀瑓s描繪了慈善事業的春天。慈善的小草也能展現春天的力量。
融入心靈深處,讓慈善成為“生活方式”。(郭元鵬)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