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吹焦蚕韱诬嚾备觳采偻鹊赝T诼愤叄簧賳诬嚩S碼已被剮蹭掉,想用但掃不了二維碼,糟心?。 笔忻裢跖?月5日憤慨地告訴記者。短短一個月里,就發(fā)生數(shù)起共享單車遭黑手破壞事件。車坐墊被人下走、車龍頭360度扭轉、輪子被卸走,當初被市民吐槽的二維碼被刮花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算不得什么大事,小黃車在昆明遭遇到了各種“破頭斷腿”的慘痛經(jīng)歷。平均算下來,昆明市一天要有五六十輛自行車要遭黑手。(2月8日云南網(wǎng))
城市文明中暴露的問題,不僅是城市管理的重點,也是社會治理的難點。之所以難,是因為城市文明建設需要群眾的支持和理解,養(yǎng)成和呵護。無論是個體行為還是集體行為的塑造往往通過某些事件更能突出問題。公共自行車,是城市文明的產物,也是公共服務最有效的舉措,設立公共自行車自動借騎點,就是方便群眾出行,真正體現(xiàn)了公共服務方便群眾的惠利。但是,在街頭越來越容易看到的公共自行車, 生存狀況堪憂絕對不是偽命題。除了昆明,其他地方也不樂觀,不少公共自行車遭人為破壞也是常有發(fā)生。
要解決城市的“頑癥痼疾”,不能少了鐵手腕。如果是車輛被惡意損壞、侵占或者偷竊,屬于刑事犯罪范圍,應由公安機關負責處置;如果是亂停亂放,在人行道或者盲道上則由城管執(zhí)法;對于用戶私鎖公共自行車、破壞公共自行車車鎖、零配件,將其車占為己有,共享平臺可以要求其返還該自行車,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等等,以上行為都必須要管理的鐵手腕去治理。
要從源頭上解決城市“頑癥痼疾”,還是要提升市民的文明主人翁意識。雖然相關部門都可主動干涉,單獨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就目前公共自行車的發(fā)展保護情況來看,更多的只能依靠用戶主動提供舉報信息,因此,假如我們的市民能主動承擔起照顧好公共自行車的責任意識,少一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心態(tài),問題就會減少不少;政府可以通過一些舉報給予獎勵,才能鼓勵引導廣大市民公共設施進行監(jiān)督維護,這樣才能讓城市公共文明服務多一股力量,通過市民帶市民,開展好教育引導工作,自覺遵守當好公共服務設施的保護者。
如何讓城市“頑癥痼疾”及早消餌,公共設施投入和管理要跟上。只有將管理要求與日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狠抓落實,保證公共服務投入和效益成正比。并多通過宣傳教育,讓民眾共同開看待這些不文明不講公德的行為,才能夠讓更多的市民理解文明行為規(guī)范,從而提升自己的文明素養(yǎng),讓自己的文明素養(yǎng)內化為道德品行的內涵,共同為城市管理結出文明碩果出招出力。(王關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2-09湯圓與玫瑰融合彰顯文明新境界
- 2017-02-09廈門市思明區(qū)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 深化文明城區(qū)創(chuàng)建
- 2017-02-09【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房澤秋:社會公益助老 傳遞孝道家風
- 2017-02-09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鐵晗走訪市文明辦
- 2017-02-08思明區(qū)廣泛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倡導文明過節(jié)新風尚
- 2017-02-08思明區(qū)廣泛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倡導文明過節(jié)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