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停車導致車輛堆積、低齡兒童騎車嬉鬧、游客散步與車輛搶行險象環生、在車道上晾曬物品……這些亂象讓廈門這條最美自行車道的風景大打折扣。(2月8日《海峽導報》)
全國首條,世界最長,“顏值高、質量硬、功能優”等等美名,足以讓廈門市民為擁有這條空中自行車道而驕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滿足廈門市民對于安全、綠色出行的期盼,是當地政府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又一生動實踐。
然而有著這么多光環和便捷的空中自行車道,卻在啟用沒多久,就出現了隨意停車導致車輛堆積、低齡兒童騎車嬉鬧、游客散步與車輛搶行險象環生、在車道上晾曬物品等亂象,讓這條空中綠色通道風景大打折扣。
空中自行車道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窗口,更是展現城市文明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可以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車道沿途美景盡收眼底,不緊不慢的旅途,令眾多市民爭先恐后騎行其中,忍不住違規停車、停步拍照,看似情有可原,但卻沒有意識到“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樓上看你”。
正所謂文明是旅途最美的風景,當市民在享受最便捷的交通秩序和欣賞沿途風景時,也要做一個文明出行的倡導者,“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別總認為自己就是在上面逗留一會兒,散會步不會影響別人,素不知每個市民都來這么一會,散這么一下步,整個空中自行車道就會被堵塞,空中綠色通道還能車暢其流嗎?最美或許就會因此而變“最堵”。
在全面創建文明城市的今天,雖然政府各部門做了諸多工作,付出了許多努力,但一些不文明、不和諧的交通違規現象仍然屢見不鮮,亂停、亂占、亂闖現象與文明交通格格不入。一條空中自行車道,既可以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也可能成為城市一條鬧心的梗。
因此,面對空中自行車道遭遇市民種種不文明行為及違章舉止,除了加大管理、勸導力度外,還應該注重教育引導和氛圍營造,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倡導市民安全出行、文明禮讓精神,讓文明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一種思想上的共識和行動上的自覺。
只有全體市民一起來為這條國內首條、世界最長、“顏值高、質量硬、功能優”的空中自行車道涂抹文明底色,才能讓它真正助力于城市交通,成為廈門綠色出行的一道最美風景線。(謝曉剛)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2-09湯圓與玫瑰融合彰顯文明新境界
- 2017-02-09廈門市思明區堅持改革創新 深化文明城區創建
- 2017-02-09【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房澤秋:社會公益助老 傳遞孝道家風
- 2017-02-09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鐵晗走訪市文明辦
- 2017-02-08思明區廣泛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倡導文明過節新風尚
- 2017-02-08思明區廣泛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倡導文明過節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