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流淌于鄉村的歷史,散落于街巷的舞者,浸潤于民間的習俗。在我們生活的街頭巷尾,正是這種文化,或傳統或現代,或擁有大格局或著眼小細節,將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富有底蘊,當我們徜徉于這樣的小巷之時,文明的氣息便撲面而來,是陶冶是享受更是內心世界的一次洗禮與升華。
有一種文明小巷叫帶有傳統記憶的鄉愁文化。擁有著古香古色的張家老街,時而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古老的歲月。這是古村落里歷史的見證,行走在其中,不僅可以體會長者曾經度過的歲月,還會引發我們對傳統記憶的思索:我們不妨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留住這些活化的歷史,讓屬于你我的鄉愁文明得以延續與弘揚。正如馮驥才所說:“保護傳統村落的道路,像一篇長長的、永遠寫不完的文章,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有一種文明小巷叫獨具正能量傳播的信仰文化。這條小巷自下而上形成一個陡坡,在小巷的兩側,講述著工農革命軍的歷史,點綴著雞毛信、江姐等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行走在其中,可以領略我黨重要事件與英雄人物的風采,如果領著孩子,還可以為他們圖文并茂的講述那段烽火歲月里的那人那事,是歷史的學習,更是信仰的傳承。生活于和平而幸福的當代,我們更需且行且珍惜,繼承先輩們的革命意志,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有一種文明小巷叫潤物無聲的核心價值文化。這條小巷里以富有寓意的圖畫與簡潔明了的文字組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墻,用大白話講述著大道理,讓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深入人心。在茶余飯后,他們討論著;在舉手投足間,他們踐行著;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傳遞著……這種文明已經通過文化的形式駐足在人們的心里,這種街巷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直通到“最后一公里”。
文明是傳統記憶與當代文化的積淀,是先輩足跡與文化弘揚的積蓄,是民眾參與與共同踐行的傳承。讓我們一起行走在充滿文化、浸潤文明的小巷里,品味巷弄之美。(蘇倩嵐)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