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作出部署。《意見》明確,將依托“信用中國”網站等依法依規逐步公開各級人民政府和公務員政務失信記錄。《意見》指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合規性審核、集體討論決定等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12月31日 《北京晨報》)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提升誠信政府建設速度,是黨中央一直都十分重視的問題,從實施簡政放權、政務信息公開、誠信社會建設等,都為誠信政府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國務院專門頒發《意見》,為政務誠信建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必能為全面推進誠信政府建設打開新的局面。
政府既是社會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維護者,又是公共道德的示范者。政府的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和關鍵,關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決定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如果說整個社會信用體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政務誠信就位于金字塔的塔頂,是整個社會信用大廈的頂梁柱。政務失信,社會信用大廈就會傾斜。政務誠信是聯系政府和公眾關系的紐帶,始終貫穿于政府與公眾的整個互動活動之中,政府誠信建設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公民誠信,也影響著市場誠信和民主政治的建設。因此,社會要成為一個誠信的社會,政府機關首先要做好守法誠信的典范,誠信建設須政府先行。
政務誠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標本兼治、多措并舉、持之以恒。從整體角度考慮,全面落實《意見》要求,建設好政務誠信,應當重點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抓住思想“總開關”,打牢誠信建設的思想基礎。必須解決好理想信念問題,補足精神之“鈣”,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杜絕“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根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尤其是黨員干部,要以做一名合格黨員為根本立足點,敢于擔當,大膽作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二是關嚴制度機制的“安全閥”,扎緊誠信體制制度的籠子。要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決策執行監管和服務的全過程,堅定不移地推行政務公開。要建立政府承諾的制度體系,在政府機關率先垂范使用信用記錄、信用報告等信用產品,推動社會形成正確的信用評價機制。要將公職人員誠信記錄納入選人用人的標準之中,作為干部考核、任用、獎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公職人員誠實守信來帶動全社會誠實守信。三是利用新興技術安裝誠信缺失的“警報器”。在大數據高速發展的時代,就要運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各級政府信用狀況進行監測、評價和預警,既要全面記錄政府的政務失信行為,也要將各級工作人員在行政過程中的失信情況納入信用記錄,確保政府的行政行為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并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及時對失信情況嚴重的部門提出預警報告,督促其進行整改。
政務誠信是社會誠信之本。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始終堅守誠信原則,將會帶動社會公眾誠實守信。如果政府政務誠信缺失,公職人員這誠實守信,結果就會導致整個社會信用大廈的根基不牢,個人誠信和企業誠信也將偏離誠信之本。此次,國務院將政務誠信作為“第一誠信”,專門出臺了《意見》進行明確,并以此帶動整個社會誠信風氣根本好轉,這是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林志干)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1-14【微網評】讓文明說話成為一種習慣
- 2017-01-132016福建省文明好歌曲廣場大家唱邀請賽決賽隆重舉行
- 2017-01-13【微矩陣】省委文明辦領導到平潭慰問省道德模范陳茂訓
- 2017-01-13漳州云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到縣文明辦調研志愿服務工作
- 2017-01-13省委文明辦組織開展慰問生活困難道德模范活動
- 2017-01-13文明,讓“有福之州”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