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斌在會上講話 林斌指出,召開全市文明辦系統2017年度文明創建工作務虛會議很有必要,目的是盤點2016年度工作亮點,謀劃2017年主要工作。她對抓好三年一屆的總評年2017年文明創建工作提出三點要求: 一要提升認識。精神文明創建對三明尤為重要,是三明人的一張名片、一塊金字招牌。作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發源地,全國首次“五講四美三熱愛”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三明要高舉精神文明建設這面旗幟。我們要牢記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凝聚三明人30年文明創建的成果。保住這塊牌子,意義重大,否則,對不起總書記的囑咐,對不起全市人民的重托。我們一定要像總書記新年致辭中說的那樣,擼起袖子加油干。有作為才有地位,才有成效。 二要抓好落實。一是重在基礎。文明創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夯實基礎,打牢基礎,才能鞏固創城成果。要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各項指標,一項項的去研究,去細化,把各項工作做到位,做好來。要硬件軟件兩手抓。硬件項目上,要圍繞老百姓最關心最關切的民生項目去抓,如背街小巷路面硬化,照明燈亮化等路不平、溝不通、燈不明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去解決。軟件的基礎材料要精細化,要完整,確保不丟分,少減分。二是重在平時。要讓市民群眾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獲得感。榮譽感、喜悅感。要從百姓關切的小事抓起,如小區的人防技防物防完善到位,還有文明城市市民教育的宣傳精細化等,還包括市民對創城工作滿意率的評價等,要進一步加強。要學習借鑒綜治工作“三率”的評價機制,把基礎工資進一步做好。三是重在共建。聯創共建是三明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特色和品牌。文明創建是系統性工程。深化共建是文明創建的一個好方法。精神文明創建的主體是群眾,要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共同參與創建,在創建中共享創城成果。四是重在傳承與創新。要傳承三明的傳統文化與習俗。如傳統節日、民俗活動等。理學四大家中有3個是三明人,還有編撰《二十四孝》的郭居敬,也是三明人,楊時、羅從彥、朱熹等人的思想及家風家訓,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在傳承中加以弘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還要立足于三明30年文明創建經驗做法加以繼承。如習總書記20年前到將樂縣調研時總結的高塘鎮“創十星評十戶”經驗,中央領導來三明視察工作,總結的“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還有各行各業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做法、好載體,如工會的“職業道德雙十佳”、共青團的“青年文明號”、婦聯的“巾幗文明崗”等。創新要根據新時代、新市民的特點,尤其要發揮網絡新媒體的作用,從創建內容和形式加以創新。要總結分析當前文明創建的新特點、新要求,存在問題的根源,如農村創建滑坡,市、縣兩級要研究制定有效政策。五是重在滿意。文明創建要讓老百姓滿意,讓黨委政府滿意。“滿意在三明”不能丟。文明創建要圍繞“雙滿意”設計開展載體活動,要把文明考評體系與百姓需求相結合,始終體現創建為民,滿意在民。 三要加強保障。一是隊伍建設。人的因素第一。要針對基層文明辦的反映和要求,適時舉辦文明辦系統專項工作培訓班,提高文明辦工作人員的創城工作業務能力,同時,要加強和充實文明辦隊伍力量。二是機制建設,要完善考評機制,尤其是加強督查力度,創城辦要每月一督查,創城指揮部每季度一督查,通過督查,發現問題,舉一反三,督促整改。督查后,要加強問責,把問責納入黨委意識形態責任落實機制,納入各級文明單位的獎勵機制。用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推進我市精神文明創建二次創業,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