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游文晃,省婦聯基金會理事,廈門市祥店社區第七黨支部書記。21年來,他在愛人陳新洪、兒子游超凡的大力支持下,把收入的90%都用于慈善,并籌資360多萬,長期跟蹤資助了貧困兒童,救助殘疾孤兒、白血病患者,定期幫助五保戶孤寡老人……他先后被評為福建省第三屆“道德模范”、2014“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他的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389個孩子的“游爸爸”
游文晃曾是一名空軍飛機機械師,后來在廈門安家落戶。
1996年,他回鄉探親時得知了一個貧困女孩的境況。“她父親過世,母親患心臟病,家庭困難,面臨輟學。”游文晃說,這個女孩成了他資助的第一個孩子。在他的資助下,她大學畢業,并成了一名教師。
從那以后,他認認真真把一個個貧寒孩子的未來扛到了肩上,孩子們從單純的感謝,到向他寫信、打電話訴說病痛或傾訴人生的種種問題,他逐漸成了孩子們的“游爸爸”“游老爹”。
從1996年至今,他長期跟蹤資助了全省各地389個孩子,其中有169個孤兒和220個因家庭變故導致貧困的孩子。此外,他還定期幫助了37位殘疾腦癱孤兒和47位孤寡老人、一位被嚴重燒傷毀容的全省第一例換臉手術女孩許劍梅。近兩年,他還捐出15萬元救助白血病患者。
“父親”是放不下的責任
游文晃位于廈門后埔北里的家,是一個樸素的二居室,許多家具破舊,一張靠背壞了的椅子上還纏著膠條。“以前買了這個房子和一個55平方米的店面。店面為了資助孩子們已賣掉。”游文晃說。
20年來,游文晃把90%收入、變賣店面等家產的360多萬元基本用于幫助貧困孩子。
游文晃還通過拍賣藝術收藏、義賣自己的畫作等方式,幫助孩子們維持學業。4年前,他突發心梗,在重癥搶救室里,他交代家人:“如果我走了,辛苦你們繼續幫助這些孩子。”出院后,他的心臟放入四個支架,加上糖尿病引發腎臟病變,每天靠胰島素、十多種藥物維持生命,但他從未停止對貧困孩子的資助。“孩子們叫我一聲‘游爸爸’,我就要為他們堅持下去。這種父親般的責任,很難放下。”
他的信念源于親眼看見了孩子們命運的變化——長汀的一個孤兒在初一時,養父病逝,失去了生活的意志,在游文晃的資助和鼓勵下,她重拾生活的信心,現已當上醫生;一名家庭變故后父親不讓讀書的山區女孩,在他的支持下考上了大學,現在廈門一家臺企當會計;一名被遺棄在尼姑庵的孩子,在他的幫助下進入師范學院學習……如今,他幫助的孩子已有43個大學畢業,還有31個在大學讀書。
游文晃說,想到孩子們能過上充滿希望的生活,就覺得自己的努力很值得。“我要和時間賽跑,多停留一天,多畫一幅畫,就多幫助他們一天。”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1-03共建志愿名城 共筑文明底色
- 2016-12-30深化文明創建活動 匯聚漳州發展力量
- 2016-12-30大田縣:全力打造“五大文化墻”秀出鄉村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