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劉奇葆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鄉風文明是全面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物質文明的進步需要精神文明同時跟上,全面小康社會一方面要有農民增收致富的指標,另一方面也要有鄉風文明建設的要求。如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這是全面小康路上一道必答題,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盤大棋。要下好這盤大棋,必須著重用好三記妙招。
第一招,堅持創新出其不意。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強調了很多年,早在2006年新農村建設時就提出要實現鄉風文明,但相比于城市文明發展來說,廣大農村地區依然是精神文明棋盤上的一塊短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變化,缺少創新,缺少出其不意的狠招妙招。不過這些年隨著互聯網發展,農村文明陣地建設也開始全面觸網,越來越多的新思想、新創意開始在農村地區綻放,比如有的地區將村規民約作為農村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進行考核,通過紅白理事會、網絡點贊團等方式,助推農村移風易俗和鄉風文明建設。更為重要的是,各種創新舉措也讓老百姓非常買賬,他們從中實現了更多的幸福感、榮譽感與獲得感。
第二招,以點帶面形成攻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的實踐是一項系統工程,鄉風文明建設同樣需要以點帶面,首先是集中精力突破,然后才能逐漸連點成線,對傳統陋習形成全面攻勢。這一次,中央文明辦重點強調要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是抓住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牛鼻子”,也是整盤棋局上最重要的點。只有抓住了“牛鼻子”,才能引領鄉風文明建設朝著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第三招,依靠群眾形成合力。群眾路線是黨的重要法寶,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也需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依靠群眾,為了群眾,一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獲取群眾支持作為推動移風易俗和樹立文明鄉風的重要推動力。現在福建、浙江等地方就做得非常好,他們通過舉行村規民約故事展覽,把不同村鎮的民俗規定進行展示,讓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提高;有的地方將每家每戶的家風家訓都掛在門口顯眼位置,作為一種家族的驕傲展示給別人。這些接地氣、有故事的做法,越來越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他們心甘情愿成為“主人翁”,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源頭活水”。
讓移風易俗見成效,讓文明鄉風吹起來,需要不斷探索、不斷革新、不斷積累、不該深入,要把鄉風文明建設的大講堂搬到田間地頭和農家炕頭,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辛雨)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