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天下之本在家。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重視家庭的民族,從廣為流傳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故事,到備受推崇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溫公家訓》,諸如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早已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成為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于一個家庭來說,是構成社會的細胞。不難想見,唯有一個個家庭都和睦、幸福和文明,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安定、祥和和文明。往深里講,家庭建設絕非關乎家庭本身,更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因此,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對一個家庭來說,重視家庭文明建設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這樣說,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恰如習總書記所指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于此,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父母長輩理所當然地應該擔負起教育后代的責任,將品德教育、做人教育等作為重中之重的內容,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從小就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傳遞給孩子,促使他們健康成長,形成美好心靈,讓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社會的良好民風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基礎的。于廣大家庭來說,不僅要履行好教育后代的責任,更當為踐行和弘揚良好社會風尚作表率。往細里講,就是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家庭成員的精神境界,當好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積極推動者和貢獻者。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