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網記者甘韻儀,通訊員番宣
金羊網訊陳兆年家住在廣州市番禺區,她的家庭秉承了長輩的處事風格,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爺爺、父親都曾榮獲省、市五好家庭稱號,“好家風”傳到她這一代,已經積淀了好學、勤奮、善良、孝順等美德,于家庭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于社會也是一個好榜樣。正是因為這樣,在12月12日于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金龍社區的陳兆年家庭被授予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祖輩傳承良好家風
一個人難以支撐起一個“全國文明家庭”,他們是怎樣的一家?
據介紹,陳兆年祖祖輩輩十分注重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爺爺現已年近九十高齡,德高望重的他,不僅堅守“內要家和萬事興,外要誠信走天下”的信條,也注重教育下一代。在他的教育下,十一個兒女個個成才。陳兆年的父親陳昌,是廣州番禺有名的企業家。他白手起家,創立了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等十幾個企業,其中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大直縫焊管的龍頭企業。陳兆年的母親蘇杏芳是一名優秀的退休小學校長。
長輩注重教育,后輩耳濡目染,父輩的風格影響了陳兆年,回國做事不久,爺爺還特意用毛筆字寫下“禮、義、忠、信”四個字,送她作為座右銘,叮囑她要做成事首先要做好人。
她遵循教導,首先從孝敬老人做起,無論工作多忙,每周都會抽出時間,陪爺爺喝早茶,聊聊天,盡量關心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生活。她的父母興趣廣泛,愛好書法、盆栽、攝影、養魚、養蜂、體育運動等,父親陳昌養的錦鯉“亞運之星”還曾獲得2010年全國錦鯉大賽冠軍,母親在攝影方面也曾取得不俗的成績。“好家風”下的家庭生活,處處充滿趣味。
而陳兆年的丈夫陳曉軍,是一名退伍軍人,擁有軍人所具備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事業心,現在是一家爆破工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他現是爆破工程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家,曾為國內多個知名的爆破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主持的100多個爆破工程項目中,無一發生安全事故。每每被人問起從事的職業是否危險和辛苦時,他都會自豪的說:“穩定和諧的家是我最堅強的后盾。”為了更好支持丈夫的事業,陳兆年將家搬到離公司不遠的小區,獨自承擔起照顧小孩和老人的責任。陳兆年的公公婆婆退休后住在外地,為減少丈夫對老人的牽掛,她將公公婆婆接過來廣州一起住,讓他們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14臺江區施增英家庭獲評全國首屆文明家庭
- 2016-12-14永安市共建文明城 同筑幸福夢 市民得實惠
- 2016-12-14筑就文明長城需以“家”為基
- 2016-12-14習近平總書記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的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 2016-12-14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
- 2016-12-14培厚家庭文明的“累土”(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