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大力加強家庭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涌現出一大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文明家庭。(12月12日人民日報)
古人云,“家和萬事興”。對于個體家庭而言,家庭和睦,才會有事業發達、生活和美;對于國家、民族大家庭而言,社會和諧,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才大有希望。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美德、文明基因根植于每個家庭,才能大大提升整個社會的文明水準,凝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落實“三注重”要求,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建設、評選、表彰活動,牽住了社會文明建設的牛鼻子,抓住了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根本。
文明家庭創建激活社會文明“家細胞”。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教方法,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風特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依托家庭載體和家教路徑,大張旗鼓地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有力地激活了家庭成員內心的美德追求和向往,促進了優良家訓的發掘、優質家教的傳承和優美家風的養成,讓核心價值觀融入尋常家事和家庭生活的各個細節,達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引導效果。
文明家庭評選激勵社會和諧“家風尚”。文明家庭的評選,不僅限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敬老孝老,而且涵蓋了健康生活、崇尚科學、愛崗敬業、友善互助、奉獻社會等各個層面,用良好家風構建和助推社會文明風氣,實現了從“小家”向“大家”的跨越。不僅激勵家庭成員增強對建設文明家庭的責任感和幸福感,而且引導家庭個體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在建設和諧大家庭中盡責盡力,營造社會文明新風尚。
文明家庭表彰激發社會進步“家力量”。國家層面隆重表彰文明家庭,既凸顯出政府和社會的文明導向,具有鮮明的家風和價值觀引領作用,而且可以發揮榜樣的帶頭、帶動作用,做到學有楷模、行有標桿,推動全社會參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實踐,進而凝心聚力、滿懷豪情投身建設美麗家園、實現中國夢的實踐,激發全體民眾致力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追夢熱情和砥礪前行、一往無前的強大筑夢力量。
家風傳承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和文明教育。文明家庭創建、評選、表彰,形式多種多樣、活動豐富多彩、群眾參與度高,是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舉措和支撐,必將推動國民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邁向新臺階、新境界。(馨緣)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12-13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 2016-12-13習近平: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 2016-12-12三明大田縣創省級文明縣城側記
- 2016-12-12三明大田縣創省級文明縣城側記
- 2016-12-12莆田市開展創城入戶宣傳活動 讓文明意識深入人心
- 2016-12-12莆田市開展創城入戶宣傳活動 讓文明意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