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首次發布鐵路不誠信旅客黑名單,兩名旅客因持偽造證件乘車而上榜。據鐵路部門介紹,11月20日,陳某某因涂改、偽造相關證件購票和乘車,被行政拘留10日,其偽造的鐵路工作證被收繳。11月30日,周某某因涂改、偽造證件乘車,被處以相同的處罰。(12月5日 《新華社》)
對于不文明的定義,如同“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人們不能滿足溫飽需求的經濟不發達時刻,文明更多的化為人們在生存競爭中的道德操守,能夠做到自力更生、不搶奪別人的勞動成果并且適度照顧他人,就是文明;而當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并且能夠做到在生活中看顧好自己并適度照顧他人,文明,就變為人們對于社會秩序的遵守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對待社會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我們不可以太過于偏激,卻也不可以不重視。比如,在出行中的偽造證件行為,就屬于不誠信行為。其實,在經濟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在社會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都是在努力構建一種信任感,互相信任,社會才會和諧;然而,若是旅客一次偽造證件成功并且不被懲罰,那么,便是對于遵守規則的人們的一種不公平,與此同時,旅客若是通過偽造證件得到了優惠,那么,貪小便宜的心理就會發酵,不僅僅會引起人們的效仿,更會屢教不改,由此延伸到生活中,更容易犯下致命的錯誤。
將不文明出行行為納入誠信黑名單,能夠在適度懲戒不文明行為的同時,對于誠信行為給予一定的捍衛。當不誠信者被納入誠信黑名單,相應的在一段時間內,就會處處受阻,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且在懲戒中反思自己;而當周圍人看到不誠信行為被納入誠信黑名單的后果后,便會樹立對于誠信的敬畏感。當人們不愿意成為“黑名單”的成員之后,人們便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方便自己,也方便大眾。
當然,誠信黑名單只是社會敦促人們遵守誠信的手段之一。我們在逐步建立健全不文明出行黑名單制度的同時,也要通過增強人們的綜合教育和整體文化閱讀水平等手段,讓人們有文明自覺,并且給予黑名單一定的進入和出去門檻。人們的誠信意識提升了,文明出行,也便不需要再進行敦促了。我們希望,以黑名單制度的健全,讓人們提升文明素養,再以人們文明素養的提升,讓一切的硬化制度,都不再成為桎梏。(岳瀾)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