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正在體驗3D故事屋。(資料圖片)
東南網11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呂玉英 楊衛玲)趁著周末,漳州80后寶媽康麗紅帶著4歲的兒子,來到鋤禾教育廣場體驗3D故事屋。在3D故事屋,孩子們通過影像互動,可直接參與到故事中,體驗紙質繪本感受不到的參與感。因此,康麗紅成了這里的??汀?/span>
眼下,兒童教育產業方興未艾,“熊孩子”日益成為市場競相追逐的對象。3D故事屋,正是臺灣兒童教育領域的最新成果。去年年底,漳州教育機構鋤禾教育成立兩岸教育專區,引入一批臺灣兒童教育成果,開始了閩臺兒童教育合作的探索。
跨海取經 探索新路
黃玉春是鋤禾教育廣場的藝術顧問。在這之前,他在上海戲劇學院任教多年,長期關注青少年文化藝術教育。談及當下兒童教育現狀,這個老教師不無感慨:“越來越多的家長樂于將孩子送到培訓機構,但往往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在黃玉春看來,盡管當前兒童教育培訓市場如火如荼,但功利性的教育模式大行其道,不利于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
鋤禾教育創始人吳少華曾赴臺灣考察兒童文化教育事業。“臺灣兒童教育重視寓教于樂,將科技、文創等元素融入其中,善于進行場景式與體驗式教育?!眳巧偃A發現,臺灣的兒童早期教育產品,不僅有助于提升兒童的想象力與實踐能力,不少產品甚至可以直接實現市場化。
事實上,臺灣兒童教育產業發展較早,1956年便誕生臺灣第一家補習教育機構。近年來,臺灣兒童教育產業更是涌現出新氣象。2014年,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教育聯合會”在新北市立大觀國民中學,成立“中華科技藝術教育專區”,這是臺灣首次在公辦學校設立兩岸教育專區。以3D故事屋為代表的文化教育產品,是該專區的主打產品?!拔覀円栽⒔逃跇返姆绞?,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教育聯合會”理事長伍必中說。
經過考察,吳少華決定引入臺灣兒童教育理念與產品。去年年底,2015海峽兩岸(漳州)商學暨婦兒發展交流合作峰會在漳州舉辦。這次峰會的一大成果,便是鋤禾教育與多家臺灣兒童教育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兩岸教育專區得以首次在大陸落地。3D故事屋、奇幻海底世界、城市田園等情景互動課程,是鋤禾教育引進的第一批臺灣兒童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