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70歲的村民蘭如柱(柱中部正在攀登者)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66歲的村民蘭仁珍在接受首先登頂的蘭德科老人祝福。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村民和游人在觀看“上刀山”絕技表演。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66歲的村民蘭仁珍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70歲的村民蘭如柱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66歲的村民蘭德科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79歲的村民蘭升書(前右)舉著“保護封印”為攀登者祈福。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即將表演“上刀山”絕技的長者參加祈福儀式。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79歲的村民蘭升書(前)參加“上刀山”前的傳統儀式。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66歲的村民蘭德科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4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66歲的村民蘭德科在表演“上刀山”絕技。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3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村民將“上刀山”時所用的鋼刀磨亮。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13日,在福建省武平縣永平鄉中湍村,村民將“上刀山”時所用的鋼刀磨亮。
農歷十月十五前后,福建西部武平縣各山村陸續進入農閑時節。按照當地風俗,不同村子各自擇日舉辦民間活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刀山”絕技。“上刀山”絕技在閩西山村流傳已有數百年歷史,表演者需光腳順著磨得鋒利閃亮的36把鋼刀,攀登至8米高的杉木柱子頂部,接受長者祝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