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彰顯廈門力量的精神底色
?
“莫蘭迪”臺風過后,廈門翔安黨員義工隊齊心協力重建家園。
廈門致力推動市民文明行為規范的養成。
東南網11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豆豆)
聚焦文明廈門
深秋,一朵朵三角梅、小葉紫薇姹紫嫣紅,生機勃勃;一臺臺節水噴灌機不停地轉動,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上畫出一串串美麗的圓——很難想象,這是剛剛被今年全球最強臺風“莫蘭蒂”肆虐過的廈門。
千百年來,城市都不僅是建筑與街道的排列組合,而是作為人類文明的容器。寫就救災廈門速度的,正是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和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所積淀的文明涵養所培育出的廈門精神,以及蘊含其中的廈門力量。在10月12日召開的廈門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特別指出,抗御“莫蘭蒂”和災后重建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廈門。他同時強調,文明作為廈門的精神底色,是全體廈門人共同的驕傲,需要我們倍加呵護。
近兩年來,廈門著力統籌協調,不斷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將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與培育市民共同精神有機結合,經驗做法在全國得到推廣。如今,站在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的高起點上,廈門再次融入新意,《市民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身影正“款款走來”。這雖只是廈門文明畫卷的一筆,卻筆意頗深,繼往開來。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11-04泉港區以“四抓”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2016-11-04豐澤區創文明城注重整治“難鞏固易反彈”問題
- 2016-11-04“多停一秒”是對文明的尊重
- 2016-11-04莫在抨擊不文明中誕生“新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