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壽寧縣舉辦首屆黃三公民俗文化節活動
2016-10-13 16:23:32 來源:文明風
活動現場? 黃山公,又稱黃三公,壽寧縣韶托村人,原名黃槐,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宣和二年(1120年)任徽州知州。他為救災開倉放糧,后掛印棄官遁隱托溪。在這里,他創辦學堂開明智,為民狩獵除害、采藥療疾、抗旱防澇保豐收等,深受百姓愛戴。黃槐為官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不論是在徽州知州任上還是棄官歸隱鶴溪,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善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黃槐羽化升天,邑人將其奉為“黃山公”,修廟祀之。為緬懷黃槐,閩浙邊界的村民開始為黃槐修建廟宇,黃槐在民間成為顯神,村民凡祈求福祉、求取功名、求醫問藥、求財求子,都向黃山公禱告,并認為禱之必應,黃山公信眾隊伍日漸壯大。 據統計,目前,浙南溫州、浙西麗水、閩北建陽、政和及閩東各縣市已知的黃山公廟宇就有300多座,信眾2000多萬。每年農歷九月九日期間,托溪、洋尾、溪坪三個村莊都有舉行隆重的黃山公祭典巡游儀式。 “神是人造的。黃山公由人到神,不僅是民眾對于他的信仰,更是民眾對清官好人的仰慕、緬懷與崇敬,寄托的是對清明政治的希冀。”八百多年來,村民們樂此不疲,其民間信仰的影響十分深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為地方文化遺產。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