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主要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既然是傳統節日,必將飽含傳統美德底蘊,因此應將 “傳統美德的味道”融入中秋月餅之中。
中秋月餅應加入“孝順的味道”。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最為推崇的傳統文化底色,幾千年來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也正是這種“孝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并逐漸成為舉世矚目的驕傲?!缎氯纸洝防镉幸痪洌耗軠叵↑S香,愛父母,意深長。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撫育我們成長,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的人品?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又怎么在社會有立足之地呢?
中秋月餅應加入“節儉的味道”。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樸素是黨的優良傳統,古人“富貴不能淫”的傳統道德觀至今對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仍具有指導意義。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雖然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暫新的發展時期,物質生活已達到一定的境界,但是絕不能因為溫飽就驕奢淫逸,因為富有就鋪張浪費,因為發財就揮金如土。我們務必繼續保持勤勞儉樸的生活作風和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當然,佳節團圓親人團聚,弄點吃的喝的,喜慶一下無可厚非,但是一味地追求檔次、盲目地崇尚豪華、拼命地滿足虛榮,大操大辦團圓宴席,結果揮金如土、鋪張浪費,吃進去的還不如浪費的多,這就大可不必了。
中秋月餅應加入“廉潔的味道”。勤政為民,廉潔奉公,是我們黨一貫強調的紀律,因此我們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一定要筑牢廉潔的籠子、守住廉潔的底線,千萬不能讓腐敗的細菌侵入我們健康的肌體。不僅自己不能利用中秋佳節行賄受賄、請吃請喝,同時還要教育身邊的親人和工作人員廉潔自律,只有這樣才能使中秋團圓節月圓人更圓。
孝順、節儉、廉潔,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并不是陌生的詞匯,但要真正夯實這些道德底線,也并非易事。因此,在中秋來臨之際,把這些傳統美德融入中秋月餅,使大家在品餅賞月時產生一些思考與警醒,也不愧是件好事。(彭強輝)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9-12情暖中秋 福州倉山區文化志愿者在行動
- 2016-09-12廈門“我為老人辦博餅”百桌公益中秋活動開啟
- 2016-09-11中秋對月
- 2016-09-11中秋寄遠
- 2016-09-11中秋月
- 2016-09-11中秋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