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18日在中國文明網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0個“誠信之星”的先進事跡,褒揚誠信行為,倡導誠信理念,推動社會誠信建設。(8月18日新華社)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人類最看重的美德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包括“誠信”這個關鍵詞。近年來,各地把誠信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在懲戒失信的同時,大力培養和樹立誠信典型,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發布的“誠信之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廣泛宣傳他們的事跡,就是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重信踐諾的傳統美德,倡導誠實守信的價值準則,引導社會成員誠信自律、提升道德素養,凝聚強大的道德力量。
聚強大的道德力量,需要面對現實找準問題。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個美德一直在傳承著。但在傳承的過程中,社會發展環境的變化對其構成一定的影響。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變化著。市場經濟的利益主體多元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商品經濟的負面影響,使一些人一切以“利”為目的,有“利”就想,有“錢”就圖,唯利是圖,背信棄義,見利忘義。致使誠信缺失、道德失范問題成為社會公害,嚴重損害經濟健康發展,影響社會正常秩序,擾亂人們心靈世界。無論從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還是強化社會治理,凈化社會風氣,都需要打牢誠實守信這個社會基石,使誠信真正成為推動文明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聚強大的道德力量,需要“破與立”兩手抓兩手硬。誠信建設的目標就是要遏制失信弘揚守信,因而懲戒失信成為重要內容。對此,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實施了《“構建誠信 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制度,建立“紅黑榜”發布機制,這個聯動機制運行以來,效果十分明顯。對那些“老賴”不僅曝了光、丟了臉,還讓他們坐不了飛機、貸不了款,半年之內就有萬名“老賴”主動還錢,這就是制度的威力。國務院下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直接作用于各個社會主體信用行為,是社會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機制。這意味著要靠制度、靠懲戒來保障社會信用體系運行。這個制度是全方位、多層面的,基礎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
聚強大的道德力量,需要典型引領示范。論起誠信的道理,包括失信者在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要讓誠信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不僅需要懲戒“老賴”的警示震懾,更需要樹立正面典型,因為,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其示范效應不可估量。“誠信之星”身上散發出的道德光芒,為社會誠信建設樹立了鮮明的價值標桿,凝聚了強大的道德力量。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使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必將有力促進誠信文化建設,讓更多企業和公民加入到守法誠信經營、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列中來。
褒揚“誠信之星”,為誠信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營造崇尚誠信、懲戒失信的輿論氛圍,并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開動所有宣傳機器,廣泛宣傳讓誠信得利、失信難行的誠信制度,張揚誠信精神,讓每個人都成為“誠信大使”,宣傳“誠信之星”,身體力行地學習“誠信之星”,讓“誠信中國”建設不斷提速,推動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動力。(久久泰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8-18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向全社會公開發布“誠信之星”
- 2016-08-18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向全社會公開發布“誠信之星”
- 2016-08-18鯉城區著力抓好文明家庭工作
- 2016-08-18鯉城區著力抓好文明家庭工作
- 2016-08-18永安市農民自編自演送大戲進城傳承本土文明
- 2016-08-18永安市農民自編自演送大戲進城傳承本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