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8月18日在中國文明網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0個“誠信之星”的先進事跡,褒揚誠信行為,倡導誠信理念,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發布活動現場播放了反映他們先進事跡的短片,展示并誦讀了反映他們先進事跡的楹聯和詩詞,主持人對“誠信之星”代表進行了采訪。(8月18日新華社)
誠實守信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是全體公民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定期組織開展“誠信之星”評選表彰以及公開發布活動,既是給予誠實守信者的一種認同和褒獎,也是對誠實守信這一傳統美德的最好傳承與弘揚。
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條件的大背景之下,隨著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念和個人價值追求日益多元化,面對金錢、利益、權力等諸多欲望和誘惑,傳承了幾千年的誠信美德也不斷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以至于背信棄義、不講誠信、不守諾言等現象時有發生。鑒于此,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積極培育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推動社會誠信建設以及著力打造“誠信中國”,時不我待、迫在眉睫。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是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管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都需要建立和健全與之相適應的社會誠信體系,更離不開個人誠信、社會誠信作為支撐和動力。
眾所周知,誠信社會建設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各個領域。人與人的交往離不開坦誠相待、從業經商需要恪守誠信、銀行授信放貸需要考核誠信、出行旅游需要講究誠信、慈善募捐需要堅守誠信、網絡空間更要依賴誠信…… 如果社會誠信整體下滑、個人信譽度整體下降、商家誠信大打折扣,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人與單位或部門之間連最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基本信譽都不講,那社會發展不僅將會出現停滯不前,甚至更有可能導致下滑倒退。
毋庸置疑,任何事物都是此消彼漲,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推動誠信社會建設也一樣。只要全社會都高度重視、齊抓共管,積極倡導誠信、推崇誠信,大張旗鼓地宣傳推介誠信、表彰褒獎誠信,就一定會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明禮誠信”的強大正能量和良好社會新風尚。反之,如果社會上對誠實守信重視程度不夠或崇尚誠信的氛圍不濃,制假售價、參雜使假、銀行老賴、坑蒙拐騙等現象就會滋生蔓延、甚至大行其道,不守誠信、不講信譽等負能量和歪風邪氣就會上升抬頭。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誠信守諾的“明燈”,只不過有時候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昏暗無光,感到困惑徘徊、躊躇和迷茫。毋庸置疑,開展諸如向社會公開發布“誠信之星”先進事跡等活動,就是用榜樣的力量喚醒每一個人內心潛在的誠信“初心”、點亮心中那盞誠實守信的“明燈”,引領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風尚,從而推動誠信社會、誠信中國建設邁向一個新高度、新水平。(舟山)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8-18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向全社會公開發布“誠信之星”
- 2016-08-18鯉城區著力抓好文明家庭工作
- 2016-08-18永安市農民自編自演送大戲進城傳承本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