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頭村的“戰爭與和平”
圍頭村海角一號碉堡,當年的戰爭遺跡周圍是美麗的海灘。一位老村民在海風中緊固國旗繩纜。
“八二三”戰地公園,當年村里參戰的老民兵每天都會聚在樹下聊天。
夜深了,海灘上的年輕人的party還在繼續。
8月,兩年一次的七夕返親節上,回鄉探訪的“圍頭新娘”及家屬們在海灘上進行拔河比賽。
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的釣魚愛好者在圍頭舉行釣魚比賽,數十艘小漁船同時在養殖區尋找適合的釣魚點。
東南網8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通訊員 姚煜娟 王偉鵬 圖/文)在泉州地圖的西南犄角上,圍頭的范圍并不大;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讓這個地方廣為人知。
將近一甲子的歲月流逝,圍頭穿過硝煙,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全國首個村級兩岸文體交流活動中心,福建首家村級敬老院、晉江市首幢低保安居樓……甚至與金門間有了姻緣相連。“探炮洞、看金門、泡海水、吃海鮮、住民宿”的旅游資源吸引了眾多好奇的年輕人,“圍頭新娘”兩年一度的“七夕返親節”又成為新的亮點。
曾經在蜿蜒的坑道和堅固的炮位間往來穿梭的支前民兵們,早已過古稀之年;留著彈坑無數的南洋小樓和隱秘的碉堡邊上,是游人如織的沙灘和露營地;入夜,等待著游客的不再是隆隆的炮聲,音樂會的歌舞聲增添了浪花拍打礁石的節奏……
翻過歷史的那一頁,圍頭變了。集裝箱海灘別墅、房車露營地、海釣基地……藍色資源、海絲古跡在游客的探訪下蘇醒;延伸出海灣的貨運碼頭將金門拉得更近。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8-17莆田市城廂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進會
- 2016-08-17三明市三元區“三重視”加強文明村鎮創建工作
- 2016-08-17文明蹭涼需吹好“三股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