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17日訊 近日,海滄區(q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秉持“治未病”理念,組織國內(nèi)著名專家、學者及輔導站的志愿者講師共同組成講師團,到機關、企業(yè)、學校、社區(qū)開展講座、團體輔導、親子故事會等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公益輔導活動。從而幫助家長、老師、孩子們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普及心理常識,讓他們更了解自我,緩解焦慮與壓力,讓心情放晴。
貼近群眾,給予不同營養(yǎng)
講座是知識普及的一種快捷、方便的方式,輔導站走進機關、企業(yè)、學校、社區(qū)針對機關工作人員、企業(yè)職工、教師、家長、社區(qū)工作者、居民等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分別設計了相關主題講座。針對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壓力山大,開展了《解讀情緒,釋放壓力》、《職場中的禮儀》等講座,幫助他們了解壓力,尋找釋放壓力的健康方式;針對企業(yè)職工、社區(qū)居民等人群中的親子關系問題,設計了《0-7歲孩子所需的心理營養(yǎng)》、《薩提亞父母成長課堂》、《讀懂孩子,做孩子的心理醫(yī)生》等講座,幫助他們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提供給孩子所需的心理營養(yǎng)。
許多家長表示2-3歲的孩子經(jīng)常讓他們不知所措,孩子發(fā)脾氣、哭等行為。在聽過了《0-7歲孩子所需的心理營養(yǎng)》后,他們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獨立的需要,也是孩子們嘗試掌控事務,發(fā)展自我的需要,從心理需求方面入手,孩子更多的自主掌控,讓他們學會獨立,帶領孩子的過程變得更加順暢,自己的心情也變好。
深切體驗,促進反思、成長
團體輔導能夠給組團提供最直接、最深切的感受,他們體驗到許多微妙的情感與在生活中未有的體驗,能夠促進他們的反思與成長。針對學生,輔導站開展《減輕壓力,積極迎考》、《心理夏令營》等團體輔導,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校園生活,與同學友好、團結、適應人際關系;針對社區(qū)工作者、教師,輔導站設計了《我是女王,如花綻放》、《快樂志愿》等,在這些活動中他們不斷體驗到自己的價值感,在活動中收獲快樂。
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難控制住負面情緒,工作中忍耐了一整天,回家難以對孩子有好臉色,所謂“色難”。在參加過我們的團體輔導后,體驗到發(fā)泄情緒還有更多健康的方式,如運動、與人訴說等,回到家后,對孩子、家人的脾氣好了許多,整個家庭關系都更和諧了。
親子互動,感受閱讀之美
親子故事會由故事媽媽們先帶領家長與小朋友閱讀繪本故事,接著讓他們一起合作做手工。小故事大道理,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小朋友,家長可以選取不同的故事,讓他們自己思考。針對家里有二胎的小朋友,《我的妹妹是只狼》的繪本故事從姐姐的角度看妹妹,化解姐妹們的誤解;現(xiàn)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不切實際的幻想出現(xiàn)時,家長們可以借助《熊夢蝶,蝶夢熊》這本繪本,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現(xiàn)實與虛幻之間的區(qū)別;對于貪吃的小朋友,可以閱讀《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本,讓孩子們了解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不可以。通過這一的一個個的故事,小朋友們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在故事中自己懂得一些道理。而手工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動手,不斷磨練著他們的配合力度,不知不絕中增進他們的感情。
有家長表示,在孩子聽過親子故事會后,霸道的孩子回家會將東西主動分給別人吃;有孩子知道不能夠亂吃東西了;有孩子開始能夠和別的小孩和諧相處了;有孩子能夠試著和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玩具了。
2016年上半年輔導站走進多家機關、企事業(yè)、學校、社區(qū),為兩千余名家長、近千名機關工作人員、兩百多家的企業(yè)職工代表、數(shù)十名教師提供相關的講座、團體輔導、親子故事會,總獲益人群近萬人。在接下來的半年中,我們將走進更多的機關、企業(yè)、學校、社區(qū),為他們提供更貼近生活與需要的心理健康公益輔導活動,讓機關工作人員有更多的放松與解壓的方式;讓企業(yè)的職員能夠更加重視親子關系,關注心理健康;讓家長、老師們注重自身與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尋找良好的溝通方式;讓社區(qū)居民更加幸福、快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6-08-15武平縣舉行別開生面的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夏令營活動
- 2016-07-21海滄心理輔導工作專業(yè)化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2016-07-09心理輔導專家齊聚廈門 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再難解
- 2016-06-28湖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開展心理輔導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