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湖南持續利用全媒體宣傳推介“湖南好人·每周一星”。通過報道一個個來自身邊的道德榜樣、草根英雄事跡,在社會上營造出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氛圍。(8月14日 新華社)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是對中央文明辦提出“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微落實。由此可見,“身邊好人”就是公眾學習的典范,是道德教育的鮮活教材,也是文明創建的有效載體。
群眾身邊的典型是公眾進行道德教育的鮮活教材。通過開展評選“身邊好人”活動,利用“好人工作法”把公民道德教育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中來。進行道德教育的實踐表明,“高大上”的典型固然可學,但離普通群眾的距離較大,目標較遠,不容易學深吃透領會到位;相對而言,來自群眾自己身邊的普通典型具有接地氣的特點,容易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成為學習效仿的樣板,能夠較好地起到示范帶動作用。“身邊好人”就是與群眾朝夕相處的身邊典型,就是一本來自群眾身邊的道德教科書,發揮著其他典型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身邊好人”評選活動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有效載體。多年來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告訴我們,為創建而創建的工作沒有深植創建的根基,注定是走不長遠;只有從道德領域找準問題的癥結,從思想內涵方面選準突破口,才能從根本上筑牢文明創建的根基。以創城為例,文明創建的主體是市民,市民的文明素質來源于個體道德修養的高低,不解決道德層面的問題就難以解決文明現象的問題。通過開展評選“身邊好人”活動,調動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的積極性,人人學習典型,人人爭當典型,突出身邊典型的可塑性、廣泛性和時代性,力促整體文明創建向前推進。
提升全域性文明水準重在持之以恒長期推進常態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任重道遠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開展“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僅僅是推進文明創建的一個舉措,在文明創建的征途中,還應該舉一反三,創新打造出更多與時俱進的載體與平臺。人的思境界不是急功近利就能提高的,社會文明也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尊重客觀規律是文明創建需要恪守的內存要求。提升城市及社會的全域化文明水準,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重點要在長期推進上加力度,在常態建設上下功夫。只要文明創建不停步,全域性文明水準必將實現可持續提升,必定能夠與時代同步發展。
湖南的“身邊好人”評選展示活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既是對中央文明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精神的深度解讀,又是對當前道德建設和文明創建的探索。“湖南好人·每周一星”,這種來自群眾身邊的典型,帶著泥土的清香,讓群眾更加愿意主動接受,定會起到理想的教化作用。(叢勝日)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8-16國家旅游局:下一步要把不文明行為記錄上升到法規層面
- 2016-08-16豐澤區以“暗訪”方式促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
- 2016-08-16寧化“為文明點贊 為三明點贊”主題征文活動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