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林岑 楊繼祥)經過近兩年的全力打造,在廈門海滄成立的全國首個兩岸義工聯盟蓬勃發展,海滄志愿服務工作經驗走向全國,引起廣泛關注。近日,人民日報、中國婦女報、央視網等央媒紛紛刊發消息,報道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發展現狀與經驗。
8月12日,人民日報要聞版刊發了題為《攜手做公益 義工展風采》的報道,記者通過生動的故事采寫,展現了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發展取得的成績,鋪開兩岸志愿精神在海滄欣欣向榮的美好畫卷。
“從臺胞骨干義工陳家茵義務開辦國學班,到故事媽媽王欲荷用故事打開孩子的內心……兩岸志愿精神正在海滄這片熱土上深度融合。”在人民日報看來,在海滄,志愿服務的精神充滿濃濃“臺味”,在這片熱土上,兩岸志愿服務的精神深度融合,通過一支支小小的服務隊,融化了兩岸青年在創業、生活過程中的不安與隔閡。
人民日報稱,海滄匯集兩岸25支志愿服務隊,聯盟會員超過4萬名,聯盟成立至今已組織了420多場次志愿服務活動,惠及空巢老人、殘障人士、寄養孤兒等上萬受助者。
此外,央視網7月13日以《廈門海滄:機制創新讓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為題,對兩岸義工聯盟進行深度報道;中國婦女報在7月20日A2版刊發了《廈門海滄:兩岸攜手,讓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的報道,介紹兩岸義工聯盟發展情況,展現兩岸義工聯盟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光明網、中國網等多家央媒也紛紛刊發報道。
2014年10月,全國首個兩岸義工聯盟在海滄成立,為兩岸志愿服務交流合作搭建起平臺,逐步形成志工+社工+義工的“三工聯動”模式,即借鑒臺灣地區志愿服務的經驗做法,以臺胞志工帶動各界愛心人士自愿參與“微志愿”活動;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搭建“義工之家”平臺;以義工為主要參與對象,通過活動公告、長期招募等方式吸引社會愛心人士參與。
聯盟成立后,一個又一個品牌志愿服務項目應運而生,“兩岸愛心”“文明小袋鼠”“悅讀福袋”“愛心圓夢”“扶瑤助夢”等品牌項目遍地開花;同時,“海滄兩岸義工聯盟”志愿服務組織、“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環保行動志愿服務項目獲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國字號桂冠……
據了解,本次多家國家級媒體重點宣傳的志愿服務組織在全國范圍內只有14個,海滄兩岸義工聯盟是福建省唯一被點名表揚的志愿服務組織。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8-16廈門起草生態文明改革方案 練“內功”助廈漲顏值
- 2016-08-15新羅區開展“大手牽小手 共創文明城”活動
- 2016-08-15上杭縣文明鄉鎮在行動:讓家園更美 讓溪水更清
- 2016-08-15荔城區召開迎接全國文明城市模擬測評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