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啟動記者許茵茵攝

酈波亮相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之名家孝道大講堂記者許茵茵攝

孝道大講堂現場座無虛席記者許茵茵攝

11歲小朋友問酈波老師平時如何孝順父母,獲酈波老師點贊 記者許茵茵攝
孔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在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孝道”一直被廣為傳頌,成為了廣袤文化“星空”中璀璨的一顆,這樣的文化將繼續閃耀光芒。
7月31日下午,“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系列活動正式在海滄拉開序幕,作為“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重要配套活動,“名家孝道大講堂”在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率先開講。記者獲悉,今年下半年,“孝道”文化將在海滄區廣為傳唱,四大活動將“孝”行海滄,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重磅啟動
孝行公益季促海滄文明建設
31日下午,由廈門市委文明辦指導,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區委文明辦和海峽都市報聯合主辦的“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系列活動在海滄拉開序幕。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黃鶴麟,海滄區副區長歐陽麗娟,海滄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陸曉紅,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總編輯林華等領導出席活動,并共同啟動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黃鶴麟表示,在上一年度的文明城區創建測評中,海滄區位居全省前列,為何能得如此高分,此次“2016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也可以說是一次解碼了。他說,市民素質的提高,就需要有關政府部門,特別是文明辦牽頭,通過搭建市民喜歡參加、樂于參加的活動載體,讓廣大市民參與進來,從中受到教育,得到更好的啟發。“這次舉辦‘孝行海滄公益季’,包括名家講壇,還有‘孝道民星’評選等系列活動,很貼近市民”,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通過這些市民最基礎素質的提升,也將讓海滄整個文明城區的建設更有基礎。
廈門海滄區副區長歐陽麗娟在啟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秉承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孝道文化”的宗旨,重塑孝道理念,讓“孝道精神”根植在每個人心中,形成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
孝道講堂
寬嚴相濟成就曾國藩家訓佳話
一襲黑色衣褲,一副黑框眼鏡,一臉陽光的笑容,透露出了他溫文爾雅的文人氣質,他就是有文學界“男神”之稱的酈波教授。昨天下午,他受邀來到“名家孝道大講堂”,評說曾國藩家訓,精彩演講,使得會場座無虛席,參與觀眾紛紛表示,酈波教授的演講很精彩。
“聽酈波教授演講,不僅能學習到傳統文化,他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更使我們感覺到身心愉悅”,前來聽演講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酈波教授不僅演講方式詼諧幽默,內容更令觀眾受益匪淺。他說,在曾國藩的家訓中講究“寬”和“嚴”并重。曾國藩的大兒子曾紀澤19歲參加鄉試落榜,情緒低落的他給在安徽打仗的父親寫信,信中直言不喜歡科舉考試,喜歡西方的社會學。沒想到曾國藩并沒有發怒,而是很支持兒子的做法,并請了專業的西方社會學老師為兒子授課。但曾國藩有時候對兒子也很嚴格,他要求兒子要每天讀多少書,每天要挑糞澆菜,每天吃完午飯還要到鄰村的舅舅家請安。用酈波教授的話說,曾國藩家訓的“嚴”更在于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
在酈波教授的演講中,許多觀眾都很認真地做了筆記,很用心地聽酈波教授的演講。汪女士帶著兒子和女兒來聽講座,她表示,他們一家人都是酈波老師的鐵粉,從幾年前就開始看酈波老師主持的《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聽了講座之后,對于如何把握教育中的嚴和寬有了新的啟發。
四大活動
下半年“孝”行海滄
記者了解到,此次“孝行海滄公益季”系列活動囊括一個講壇、兩個行動、一個展覽、四大活動。除了舉辦“名家孝道大講堂”外,后續還將舉行“海滄十佳孝道民星”評選及社區巡講、“優秀家風家訓展”及“全民孝心日”志愿服務等豐富的主題活動。時間將從本月開始持續至12月底。
此次孝行海滄公益季活動與海滄社區書院深度融合。從2015年起,海滄區在全市率先推進傳統文化進社區、進學校,已創立13所社區書院,開辦流動講壇,每月邀請名師進入機關、進入社區、進入學校開講,并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成為海滄市民想去、愛去、常去的精神家園。
在為期4個月的活動時間內,主辦方還將通過報紙、網絡等渠道,在海滄全區尋找“孝道民星”,征集孝心故事。征集結束后將進行網絡、專家兩輪投票篩選,最終評選出“海滄十佳孝道民星”。而這些孝道民星也將走進海滄各大社區,和大家分享他們的孝心故事。在此期間,將同步征集優秀家風家訓并進行巡展。到10月9日重陽節,主辦方還將征集愛心家庭,與兩岸義工聯盟一起,共同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等機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與老人們共度佳節。
精彩花絮
讀者點贊名家孝道大講堂
來自福州的陳先生在國企上班,他很喜歡國學,此次聽說酈波教授來演講,趕忙報名領票,并在昨天上午帶著兒子從福州趕來廈門海滄聽講。陳先生說,國學文化有它特有的吸引人的地方,他平常經常看這方面的書籍,《百家講壇》也是他非常喜歡的國學電視欄目,酈波教授的演講,更是他不容錯過的節目。陳先生說,這次活動舉辦得很有意義,弘揚孝道文化,不管對大人還是小孩都有重要意義,因此這次他特意帶著16歲的兒子來聽,希望兒子能從中受益。
酈波教授的演講深受觀眾歡迎,在演講結束后,許多觀眾現場踴躍提問,酈波教授也很細致地為他們解答。“如何評價女性的地位”“如何理解文化斷層”“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等,而現場一位11歲孩子的提問更是令互動環節倍加精彩。這位孩子叫林錳燁,是六年級學生,他直接發問酈波教授平常如何孝順父母,酈波教授也給了詳細的回答。在演講結束后,這位六年級的小朋友告訴記者,他感覺酈波教授很幽默。聽酈波教授講完自己跟父母的故事,林猛燁覺得,自己重新地理解了“陪伴”的定義,精神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同時,他覺得曾國藩的家庭故事很有意義。(海峽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