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1日訊(通訊員林銀秀)近年來,泉港區多舉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創建系列活動,使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改善,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一是開展農村文化講堂活動。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活動室、道德講堂、文明學堂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成立由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退休干部教師、農技專家等優秀人才組成的宣講團,結合各村農民群眾實際需求,開展傳統文化進鄉村、普法教育進鄉村、文明與禮儀專題講座、農業技術培訓、家風家訓與鄉規民約專題講座等活動,為群眾說創業故事、講農業技術、倡文明新風。今年來,已舉辦農村“道德講堂”、“文化講堂”等活動20余場,共有5000多人參與活動,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二是開展“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組織開展“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百善孝為先”基層公益巡演等活動,充分發揮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道德引領作用,在廣大農村掀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學習、崇尚、爭當道德模范的熱潮,積極營造崇德向善、弘揚孝道的社會氛圍。今年來,在前黃鎮鳳陽村等開展3場“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在后龍鎮上西村、南埔鎮南埔村、界山鎮槐山村等開展8場“百善孝為先”公益巡演活動,共有6000多名群眾參加活動。
三是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春節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重陽之敬老、中秋之團圓,在傳統節日期間,在農村組織開展清明節“踏青”、端午節“龍舟賽”、重陽節“百壽宴”、中秋節“博餅”、春節“舞龍燈”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注重突出節日文化內涵,吸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推動傳統節日成為群眾性、生活化的精神文化符號,把傳統節日辦成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仁愛節,使節日文化成為農村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四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推動農村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站規范化建設;加強農村志愿者隊伍建設,吸引“文化宣傳”、 “創業能人”、“文化傳播”、“環境保護”、“道德模范”等志愿者加入農村志愿服務隊伍;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根據空巢老人、五保戶、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實際需求,建立服務對象檔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開展“關愛有行動,宣講有聲音,環境有保護,矛盾有調處,致富有幫助,文化有傳播”的“六有”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促使廣大農村進一步形成濃厚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助力農村綻放出燦爛的文明之花。
五是開展“文明鎮村”創建活動。以培育鄉風文明為重點,推動農村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以抓好農村垃圾、污水處理為重點,開展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群眾文明衛生素質,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化市級以上文明單位與農村結對掛鉤幫扶活動,推進城鄉精神文明一體化建設;深化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宣傳引導和文明倡導,促進移風易俗,凈化農村社會風氣,把農村社會風氣引導到崇德尚儉和熱心公益上來。(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8-01省委文明辦等即將聯合發出《關于落實2016年度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的通知》
- 2016-08-01全新轉變聚合力 文明創建融入福清城市血脈
- 2016-08-01漳州長泰縣“五加強”助推縣級文明城市創建
- 2016-08-01中國網絡語言文明論壇舉辦